第二百九十六章 杭州不在谈判之列-第2/3页



  道理和纲常,又要再一次碰撞了。

  张希孟突然意识到,在杭州继承吴王之位,似乎有着不同寻常的含义……自己这些年一直在鼓捣的事情,不就是重塑纲常,再造乾坤吗?

  这个庞大工程,可不只是废掉理学那么简单……其实理学的问题,早就有人看出来了,但是你不管从道理上怎么驳斥,论述讲得多么精彩,全都只是撼动理学,却没法推翻理学根基。

  因为理学这一套天理纲常,实在是太符合一般皇帝的胃口了。

  有一个学问,把你捧上了半神的位置,你舍得否定这门学问吗?

  更何况理学还有相当深厚的根基,自然而然就会被当成官方显学。

  别看张希孟现在鼓捣这些东西,写的文章,提出的策略,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但是谁也不敢保障,几十年之后,历史老人会不会顽固地将历史带回原本的轨道,让他的一切努力都白费。

  或许真的需要让完颜构跪下去,作为一个标志,永远放在那里,放在人心里……

  “这前面就是岳王坟墓?”

  朱元璋在城中转了一圈,竟然让徐达带来,来到了岳飞的墓前。

  “回上位的话,就是这里,墓门上的楹联尚在……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朱元璋闪目看去,瞩目片刻,迈步走了过去。

  徐达没敢跟着,只能在外面等着。

  老朱没有做什么,只是找了一处,默默坐了下来,看了看岳飞的坟墓,又看了看这些跪像,心思翻涌。

  或许只有置身此地,他才能完完全全理解,张希孟对两千年历史的解读,着实是精准无比啊!

  秦汉隋唐,总体蒸蒸日上,虽然有王朝更迭,江山易主,但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自信昂扬,勇于开拓。

  前赴后继,把生存范围推到了他们能做到的极限,大海,荒漠,高原……他们将期间最好的土地留给了子孙后代,以供繁衍生息。

  而自安史之乱以后,尤其是赵宋立国,这块土地上的人就变得内敛,谦恭,越发不敢环顾四周,只能不断叩问内心、

  也不是说修身养性不好,只是一个国家要是这样,就会从上到下,从里往外,都彻彻底底陷入了卷到死的无奈之中。

  对外唯唯诺诺,对内重拳出击,制定出一条条的锁链,把每一个人都圈在框架里面。到了今天的大元朝,更是将人划分成三六九等。

  人命不如牲畜啊!

  朱元璋思索着自己这些年的经历,渐渐的,他咬了咬牙,目光盯着岳飞的坟墓。

  过去的几百年,就是好人蒙受不白之冤,英雄被人作践,乾坤颠倒,是非不在的几百年。

  就是真凶逍遥法外,正义得不到伸张的几百年。

  就是一群渣滓丑类,消灭伟大,窃据权柄的几百年。

  朱元璋思索了许多许多,一直坐到了太阳西下,他才起身,也没有对岳飞的墓行礼,只是喃喃道:“还不是时候。”

  老朱从岳飞墓出来,就返回了杭州,还有太多的事情,等着他处理。

  但归结起来,还是一句话,就是张士诚还想不想打下去!

  ……

  “诚王,这已经是在下第四次和你见面了,不要指望着我们会退让,道之所在,义无反顾!”

  杨宪态度坚决。

  张士诚气得不行,他咬着牙道:“我可提醒你,别以为一时得势,就能一直得势。只要本王战下去,未必有你们的便宜!”

  杨宪笑了,“是吗?我正好有一件事要提醒诚王殿下……其实也不用我说,因为很快消息就会传来。”

  张士诚一怔,什么消息?

  就在这时候,张士信匆匆跑进来,手里还拿着一份急报。

  “兄长!”

  他看见了杨宪,没敢说下去,但是张士诚已经有所预感,心里头砰砰乱跳。

  “拿来!”

  张士信无奈,只能将手里的东西递给张士诚。

  尽管已经有了最坏的预料,可张士诚一打开,还是气得暴跳如雷!

  “混账!白眼狼!无耻之尤,无耻之尤!”

  能让张士诚这么生气的,正是他的女婿潘原绍。

  杭州丢失,虽然惊人,但终归是战场得失,技不如人。可潘原绍一口气杀了七个小妾,向自己表明信心,还拿了自己赏赐的佩剑,结果这个畜生竟然投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