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富裕仗-第2/3页



  总而言之,务必要让大家伙安心跟着朱家军打仗。

  这一仗咱们输不起啊!

  那些士绅地主,不少都跑去苏州了,他们身上也带着田契地契呢!

  咱们手里这张田契,盖的是朱家军的大印。

  要是吴国公打败了,咱们就完了!

  拼了这条命,咱们也不能输!

  要人有人,要牲口有牲口,男女老少,宁可累死,也不能把到手的田丢了。

  绝对不行!

  几千年传承,农夫的坚韧顽强,吃苦耐劳,展现无遗。

  运输粮草,修桥铺路,搬运辎重……不管到哪里,老百姓都提前准备好了,你们只管打仗,剩下的活儿我们包了。

  更让人激动地是在民夫当中,还出现了不少妇人,她们属于主动过来,帮忙救治照顾伤兵的。

  朱家军的女性政策,终于起到了作用。

  这一切喜人的变化,都看在张希孟的眼里,如果说进攻洪都之战,算是预演,那么这次就是正式登台,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彻彻底底检验朱家军的实力。

  到目前为止,张希孟还是非常满意的。

  或许战争的胜负,在这一刻就已经决定了。

  张希孟等文武大臣,陪着朱元璋,驻扎溧阳,总督三路兵马……毫无疑问,这三路之中,以徐达为主,常遇春和胡大海为辅。

  只要拿下湖州,十万大军,立刻南下,直扑杭州。

  而杭州一旦到手,巨龙的爪子就深入了大海,从此之后,翻江倒海,飞天遁地,再无阻拦!

  其他方向都可以无功而返,唯独杭州,势必要拿下来。

  朱元璋更加踌躇满志,“军心在我,民心在我,天心……也在我!”

  “所以说……此战必胜!”

  朱元璋的激昂,感染了大家伙。

  在这种时候,似乎应该赋诗一首,鼓舞人心啊!

  朱家军这边谁的文采最好呢?

  毫无疑问,张希孟是学问第一,但是他的定位有些类似大儒,是要传道受业的。除了张希孟之后,宋濂等人的文采也不错,但是他们地位欠了一点,要不请朱元璋来一首?

  貌似他还真写过……就在大家伙思量的时候,突然汪广洋急匆匆赶来,在他手里,还拿着一封信。

  “上位,是刘福通送来的。”

  朱元璋一怔,刘福通?

  貌似这家伙从去年开始,就鼓捣北伐,这是有什么战果了?

  “拿来给咱。”

  朱元璋从汪广洋手里接过书信,才看了几眼,老朱的神色就凝重了,等他看完之后,就递给了张希孟。

  张希孟拿在手里,迅速浏览……渐渐的,他的面色也不是那么好看。

  刘福通在信上说,去年的时候,多亏了朱家军的粮食供应,他们顺利打入了关中。

  如今他已经下令,三路北伐,其中由毛贵统领北伐东路军,从海州出发,登陆胶州,一战成功,杀死元廷佥枢密院事脱欢。

  随后短暂修整,又攻下莱州,杀死元廷山东宣慰副使释嘉纳。不到半月,又攻占军事重镇益都,大元益王买努逃走,旋即又占般阳路,攻占滨州。就在来信之前,又攻占莒州。

  “把地图拿来。”

  老朱从郭英手里接过地图,立刻让文武重臣观看。

  按照信上的进军路线,毛贵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跃马扬鞭,一举攻克了半个山东。

  这个进军速度,这个所向披靡的势头,就连朱家军都自愧不如。

  朱元璋刚刚的喜悦之心,淡了不少。

  倒不是说老朱忌惮刘福通什么,而是说天下英雄,何其之多啊!

  这个毛贵本是芝麻李部下,后来跟着赵均用,在赵均用倒行逆施的时候,他没有归附朱家军,而是去了刘福通那里。

  当时只能算是逃走了一个无关紧要的人罢了。

  现在一看,毛贵的程度,丝毫不亚于老朱手下任何一员大将,这是一条龙啊!

  总算有了施展的空间。

  再想想,其实不只是毛贵,天完那边,张定边厉害不?赵普胜厉害不?

  就算是张士诚,张士诚……曾经也是个人物啊!

  生逢乱世,这是最大的不幸,也是最大的幸运。

  和这样一群人争雄天下,又岂能骄傲自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