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咱是来立规矩的-第2/4页



    这种事是任何一个稍微有点追求的上位者,都没法容忍的。

    甚至不会因为你是亲侄子,就网开一面。

    因为这已经严重越过底线了没有半点妥协余地!

    之所以这次朱文正的错还不严重,就犹如张希孟所说,才一个多月罢了,真的能勾结在一起吗?又能干多少坏事?

    事后老朱一定会提点朱文正,他能不能领悟,就是他的事情了。

    如果想不通,还肆意妄为,以后独当一面,一年两年,天长日久,结党营私,利欲熏心,真的越了界,谁也救不了他。

    毫无疑问,张希孟的提点能让朱文正清醒一点,仔细想清楚,别把自己陷进去就好!

    朱文正甩了甩头,啥也别说了,先把叔父保护好了,别出意外,回头再找张先生好好请教一下,看看往后要怎么办才好。

    朱文正打定了主意,可到底还是出了意外。

    这一次的事情不怪他,而要怪朱元璋。

    老朱按计划是要来淮西商会,然后召见乡亲,跟大家伙直接谈朱一斗的事情……奈何这事情太大了,许许多多的人都赶来了。

    没法子,谁让金陵城又叫徽京呢,有一大群淮西老乡,也是情理之中啊!

    来的人里面有江山的船工,码头的挑夫,有做药材生意的,有丝绸作坊的,甚至还有杀猪买肉的……总而言之,三百六十行,几乎每一行都有,由此可见,朱一斗的势力,的确膨胀得厉害!

    朱元璋赶来之后,发现外面人这么多,老朱干脆来了精神,“就,就在这里,准备两把椅子,一个桌案,咱跟乡亲们直接聊!”

    老朱的命令没人敢反驳,可张希孟和朱文正已经在里面安排了,临时弄到外面,你倒是痛快了,大家伙怎么办?

    万一有人想对上位不利怎么办?

    消息传到了张希孟的耳朵里,他怔了怔,也无可奈何了,这是老朱和百姓的面对面,是建立信任的关键一步!

    哪怕登基之后,老朱都是保留登闻鼓的,就是准许百姓告御状,能直接听到民间声音。现在或许有些危险,但也不好反驳。

    “朱指挥使,你的担子又重了!”

    朱文正没有迟疑,立刻道:“我会尽力的,请先生放心。”

    他的保证还是让张希孟比较放心的,他也索性出来,到了老朱身旁。

    朱元璋脸上含笑,“先生,用不着担心,咱从小苦出身,要过饭,当过和尚……我心里有数,今天来的这些乡亲,九成都跟咱一样,是穷苦人。假如当年咱要是能坐上船,没准也到金陵来了!到时候没准就和大家伙一样了!”

    朱元璋声音洪亮,几句话说完,围在周围的人员立刻交头接耳,有人还不清楚,有人却已经知道了,咱们朱大元帅出身一点都不好,比咱们这些人都差了许多,如今坐拥十几万精兵,占领金陵。

    可是淮西人的大胜利,他是咱们的大英雄啊!

    短短几句话,就拉近了和这帮人的关系,让大家伙乐于接受老朱,这个头开的很好。

    张希孟也笑道:“主公乡亲见面,正是他乡遇故知,我看就畅所欲言,说点大家伙关心的事情吧!”

    朱元璋点头答应,看了看人群,眼神之中,满是鼓励。

    终于,过了一阵子,一个小老头站了出来,他略带颤抖走到了朱元璋面前,先是趴在地上,磕了几个头,拦都拦不住。

    随后他爬起来,绷着脸道:“大元帅,这些年咱们淮西出了两个好汉,一个是你,另一个……让你给关起来了!俺就想不明白,同为乡亲,怎么就非要自相残杀,这是什么道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