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6章 好莱坞的商业模式落后-第2/4页





    徐百卉美眸盈盈,征服好莱坞啊,多刺激?不用做得多么好,只要做了,拍出几部差不多的片子,也就火了。

    华易多做不到的事,婕妤传媒做到了,业内第一谁与争锋?

    周不器觉得这个思路可行,略作思忖,高屋建瓴地说:“咱们毕竟是外人,想在好莱坞把业务做起来,并不容易。索尼用了十年,花了二三十亿美元,才算是把哥伦比亚影业正常运营了。短期之内,还是以拼盘投资为主。这是资方,制片方要求着咱们,谁都不敢得罪。”

    徐百卉眼帘一挑,“你是说除了这次接盘的拼盘投资项目,以及跟漫威合作的超英大片,以后还要继续做拼盘投资?”

    周不器道:“嗯,要做!这是在好莱坞站稳脚跟的快捷方式。这次金融危机爆发,流行了很多年的拼盘投资模式估计就要停了。以后,传奇影业和相对论传媒都会陆续推出拼盘业务,开始向制片公司转型了。婕妤传媒很可能作为唯一的一家拼盘投资合作方。整个好莱坞都要把你捧在手心里才行。时机成熟了,再做自己的电影。”

    徐百卉有点担心,“亏了怎么办?”

    周不器好笑道:“亏了就亏了呗,怕什么?大胆尝试,去做就行了!”

    趁着这波金融危机的抄底订单,想亏损都难!

    除非电影公司敢玩猫腻,在账面上做文章。

    比如时代华纳集团旗下有华纳影业,也有许多电视网、杂志等可以打广告的媒体平台。这里就可以有关联交易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去年上映的《哈利·波特5》,连续4部大卖,第5部也不可能更换主要演员。演员就拿捏住了华纳,纷纷开出天价,想狠狠地宰华纳一笔。

    华纳没办法,只能咬牙认了,签下了屈辱性的合同,给出了大量的利润分红,才高高兴兴地把电影拍完。

    如果老老实实地把合同走完,华纳赚的还没有演员们多。就有了内部操作,左手倒右手,制片费、顾问费、宣传费、发行费、以及华纳从时代华纳贷款所要偿还的高额利息……

    林林总总算下来,这部全球大卖10亿美元票房的电影,亏本了1.67亿美元。

    亏损了,就没有利润了,就不需要给演员们利润分红了。

    有了这次的教训,演员们也就学乖了,在后续的合同中都做了大让步,才让这个系列的辉煌继续了下去。

    婕妤传媒不需要有这方面的担心。

    这是资方,不仅不能耍花样,还要把金主爸爸服务得妥妥帖帖才行。

    ……

    周不器乘着私人飞机回国了。

    有点匆忙。

    可对这次的美国之行真是太满意了。

    首先,就是金融市场上的操作,真是太完美了。虽说没有几十上百倍的收益,但眼下的收益已经足够亮眼了。

    紫微星赚了50多亿美元,周不器的个人海外账户更是从3.3亿美元的现金一跃变成了38.6亿美元。

    接下来,就是成立家族基金,把这38.6亿美元放进去,各种分散投资,保持财富的增值了。拿出2.5亿美元投资Facebook,借给婕妤传媒5亿美元做拼盘投资,再预留出5亿美元争取拿到漫威25%的股份。

    剩下的资金,拿出一半来就足以去英国收购一家豪门球队了。

    很满意!

    在好莱坞的这波拼盘版权的抄底,更是堪称惊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