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业内良心啊-第2/3页



  周不器深吸了口气,“行!那就这么说定了!”

  薛宝珊低头,犹豫了一下,又挪了挪身子,挨着他身边,螓首枕在他的肩膀上,依偎在他怀里,轻柔又略带几分哀婉的说:周同学,我妈妈这辈子太苦了。我就是她的全部寄托。我不能让她失望。

  周不器轻轻搂着她,笑道:“交给我,小事一桩。”

  薛宝珊幽怨的说:“周同学,你就是太渣了。女朋友太多了,大家还不避讳着还住在一起,这……这太奇怪了,跟古代妻妾成群的大家族似的。”

  “响应国家号召,弘扬传统美德嘛。”

  “呸呸呸!”

  ……

  IT圈子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产业——外包。

  就是把自家的一些需求,交给别的公司代为开发。等项目做好了,己方给钱交割就好了。

  这个现象的本质是什么?

  省钱。

  比如紫微星,最新的应届毕业生没入职前,平均工资将近2万。这可是一笔巨大的人力消耗。公司花这么多的钱养人,肯定是要给他们安排一些符合身价的工作。

  如果是一些太低端的工作,月薪5000块的工程师也能做,为什么让这些月薪2万块的做?

  这不是浪费吗?

  所以,就要把一些低端的廉价的工作外包出去,给自家的比较优秀的程序员做相对较难的工作。

  外包公司从大公司里接项目,不需要招太厉害的工程师,只需要一些低端的能吃苦的码农就行了。反正接到的项目也没什么技术含量。

  这根本不是技术活,而是体力活。

  码农,就是写代码的农民。

  所以在外包公司里,永远学不到技术。

  不过,一般热衷于外包的科技企业,都是中小型互联网企业、政府、事业单位以及非互联网的科技公司。比如华为、中兴、移动等公司开发互联网产品,技术不太难的话,就会选择外包服务。

  对大互联网公司来说,一般不玩外包。

  因为外包也有弊病。

  代码不可控。

  5000块钱工资程序员写的代码,一定比1万块钱工资程序员写的代码差。就算都能跑起来,可蕴藏着的漏洞风险不尽相同。

  因为是别人写的代码,修改起来也费劲。

  所以对互联网大公司来说,很多领着1万块、2万块工资的程序员,干的活跟外包公司5000块钱工资的程序员没什么太大差别。

  怎么来弥补大公司的损失?

  加班!

  干更多的活,来把那部分工资差价给补回来。

  对真正T5以上的专家级工程师来说,他们做研发,做高技术的项目,反而不会被加班拖累。因为做研发是一个“想象力”的活,跟底层的劳动力密集的重复性的工作不同。耗时间没有意义,得靠灵感的火花才行。

  所以这种技术大牛们经常就是聊天喝茶、看书学习做运动,一天真正写代码的时间,也就是四五个小时。

  这种现状,就决定了科技大环境。

  做底层的大量重复性的低端技术工作是可控的,是容易管理的。做高端技术的开发,是不可控的,想管理也没法管。

  不过……

  在2007年6月,这样的行业现状好像要打破了!

  对很多互联网公司来说,高端技术的开发,好像也能变得可控了!

  答案竟然是外包!

  以前,只有那些最低端的大家都看不上的项目,才会外包出去。可这个月业内忽然冒出来了一个新潮流——高端技术外包。

  把自己研究不出来的技术,外包出去!

  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的。

  像阿里、网易这种巨头公司都搞不定的技术,还有谁能搞定?只能是微软、谷歌、IBM了。

  可是人家是硅谷巨头。

  就算他们愿意为了赚钱而提供技术支持,美国当局也会限制。

  现在好了。

  冒出来了一个不怕死的科研机构——紫微星工程院。

  一亮相就堪称闪耀。

  表示会接受同行们的高端技术开发需求,开展外包业务!

  只不过紫微星工程院刚刚组建,人手有限,只是有选择的承接一些技术项目。目前只承接一种项目——分布式的网页加载技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