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期权激励计划-第2/3页



  潜台词就是,如果4年之内你离职了,或者因为某些原因被辞退了……抱歉,拜拜!

  贺阳问:“紫微星目前的财务状况怎么样?多少股份?”

  周不器淡淡的道:“保守的说,5亿美元的估值都算低了,初步计划是10亿原始股。”

  也就是说,在原始股东中,占股55%的北极星创投,持有5.5亿股;占股20%的周不器,持有2亿股;占股12%的张一明,持有1.2亿股;占股12%的郭鹏飞,持有1.2亿股;占股1%的吴寒清,持有1000万股。

  新的期权激励,不是股份的转让,而是增发。

  激励计划开展的越多,总股本也会越来越多,会慢慢的稀释几位原始股东的占股比例。

  现在,算上直接持股和北极星创投的间接持股,周不器一共占有紫微星50.25%的份额,这实在太多了。

  对企业管理和长远发展来说,都存在着极大的障碍。

  用数学的眼光来看,似乎持有的份额越多,等将来上市了,所持有的股票就价值越多。可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你占股多了,别人就少了。别人占股少了,就不会有当家做主的感觉,而是把自己定位成打工仔,工作时就不会卖命。

  就会导致公司的发展预期远远不达标。

  等将来上市后,股票价值反而会大大降低。

  在周不器的计划中,是在上市之前把自己的总份额稀释到40%左右。经过一波上市融资,所持份额保持在30%左右,基本就差不多了。

  贺阳在脑海中快速计算。

  5亿美元估值,10亿股……相当于每股0.5美元。可对内行权价只有1美分,绝对算是良心价了。

  25万的年薪,跟百度开出的500万工资没法比。

  可1000万股的入职期权,是百度那边的50倍!

  对这种级别的高管来说,工资的多少根本不重要。别说年薪25万,就算是年薪2万,也没关系。期权才是他们在薪酬待遇中最重要的考量。

  蔡从信能放弃500万的年薪加入阿里,拿着800块的工资。他当然也可以放弃500万的年薪,选择25万年薪的紫微星。

  只要有股票。

  贺阳想了一下,问道:“还有多少增发额度?”

  周不器道:“我的计划,是在2015年左右上市。上市之前,可以增发2.5亿股。其中,1.5亿股给资本,1亿股用来人才激励。包括特殊人才的入职奖励和正常的期权激励。到时候你去见一下咱们公司的首席财务官王浩阳,确定出一个具体的方案。”

  贺阳微微一怔,“有点少吧?”

  正常的互联网公司,一般都是要留出20%-25%的期权池来吸纳人才,1亿股相当于10%,是少了点……

  周不器道:“张一明、郭鹏飞、季子安等几个人都是重要的股东了,不需要进行大额的期权激励了。另外,在公司上市之前,一定会有人离开。公司要求,所有在上市前主动或被动离开的员工,公司都有权力回购他们手中的期权。”

  贺阳沉默稍许,“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在招聘的时候,要更加谨慎。”

  周不器笑道:“5000万股用来特殊的人才引进,5000万股用来正常的期权激励,上市之前应该问题不大。”

  说是这么说,他心中早有预设。

  在上市之前,增发2.5亿股用来发展,很有可能是不够的。前期可以要求的严格一些,让公司在指定激励计划的时候,更为慎重。

  贺阳点点头,“没问题的话,我会立刻联系王海洋,争取让他在年后跟我一起入职。”

  “给他多少期权?”

  “不会超过100万股。”

  “他会同意?”

  周不器似笑非笑。

  贺阳也有点无奈,“我去说服他,让他把眼光放长远一些。”

  周不器道:“100万股也不少了,千分之一的份额了。按照现在的估值,也价值50万美元了。”

  估值嘛,就是泡沫,就是画大饼。

  贺阳“嗯”了一声,随即又轻轻一叹,很为难的说:“现在有一件事很麻烦。”

  “什么事?”

  “百度。”

  “嗯?”

  贺阳苦涩的道:“这几天,李总跟我沟通过很多次,光是私下见面,就见了四次,连薪酬待遇都谈好了。按照原本的计划,今天下午我会去百度参观,然后就签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