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诛颜良-第2/4页



  双方前面的士兵像是割麦子一样倒下去,后面的预备役很快再替补上来,源源不断的兵力在进行对冲。

  陈暮则是在更远的地方,他的玄甲重骑将会成为最后得手段。

  然而战争的残酷还是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和煦的秋日阳光暖烘烘地撒在大地,徐徐的柳风夹着浓郁血腥味和野花野草的淡淡清香在每个人的鼻端幽幽地游荡。

  这样一个秋高气爽的时候,空气中弥漫的确实血腥味道以及激荡的尘土。在袁军强大的兵力支撑下,洛阳军伤亡已经到了临界点。

  “哈哈哈哈。”

  颜良一马当先,砍翻了两名洛阳军士兵,回过头,看到自己身后漫山遍野的士兵,再看洛阳军在大军冲击之后,已经节节败退,不由得意地大笑起来。

  这个时候如果获胜的话,那么前面的失败就什么都不是了。只要击败了关羽,最好是杀死他,洛阳军很快就会倾覆。

  但还没等他得意太久,“咚咚咚”的声音就从远方传来,像是有数百只大象在地面奔跑。

  整个地面都在颤抖。

  汉朝人对大象一点都不陌生,因为在宋朝以前,河南还存在大象。

  包括殷商武周到春秋时期,河北阳原盆地及黄河下游等地是亚洲象的分布区域,当时商周很多贵族墓葬都有象牙陪葬品。

  而到汉末三国后,亚洲象逐渐南迁,位置大概是淮河流域到长江流域之间,也就是河南到江苏一带。

  之中还记载孙权给曹操送象的故事,也就是曹冲称象的来源。

  但不陌生归不陌生,大部分士兵还是没有亲眼见到过这东西,如今大象只在河南等地有。袁术要是弄个十几头大象并不稀奇,可这是袁绍的地盘,哪来的大象?

  后方还有大量未参战的袁军,在发现了情况不对劲之后,负责指挥的岑壁立即派出人去侦察,过了片刻,侦察的人回来,脸色已是惨白。

  “怎么回事?”

  岑壁询问。

  斥候颤抖着道:“敌人,很多敌人从北面来了。”

  “什么?”

  岑壁大惊失色:“这怎么可能,那是邺城方向!”

  “小人不敢撒谎,千真万确。”

  斥候连忙回应。

  岑壁暗道一声不妙,立即整顿士卒,准备迎敌。

  可还没等他来得及动员士兵,远方的道路尽头,就已经出现了无数密密麻麻的黑点。

  这些士兵仿佛像是一个整体,他们列着整齐的步伐,缓缓地向前移动,每走一步,大地都会颤抖一声,像是地震了一般。

  鞠义本来就擅长练兵,结合陈暮的方阵队列,每日训练士卒,光一个队列,就练习了足足一年时间。

  甚至为了军令如山,寒冬腊月,逼着士兵们脱光衣服往河边踏步前进,在没有军令让他们停下来之前,哪怕是往河里走,也必须走下去。

  为此光是斩杀的士兵,就多达百人。因为这些士兵多是无组织无纪律的黑山军,不服从军令的大有人在。

  不过也就是他们属于黑山军,在投降朝廷之后,没有背景,没有根基,才容易被拿捏。只需要答应给他们分田地,拉拢他们的上层将领,倒不至于出现造反的情况。

  否则若是换了汉朝平时战争征调的良家子,用严刑练兵,怕是早就捅翻天。因为东西两汉,朝廷就以良家子为精锐士卒,而良家子,便是中等阶层。

  所以为了训练这些底层贱民出身,且已经被朝廷列为反贼的黑山军,鞠义还是下了不少功夫,至少在军容上早就已经焕然一新。

  当初他的先登死士也是这般令行禁止,唯一的问题就是在实战方面,他们是否还能够达到要求。

  这些黑山军也不是没有见过血,不少都跟朝廷、别的黑山军、各地诸侯军阀打过硬仗。只是成军之后,就一直处于训练状态,能不能像先登死士那样,一战成名还犹未可知。

  今日,就是检验他们训练成果的时候。

  “盾起!”

  在离敌人不过三十步距离,鞠义喝令前排的士兵准备作战。

  几乎是在他命令下达的瞬间,最前面的刀盾手就举起了手中的木盾,列着整齐的队伍,把一面面盾牌竖在最前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