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折磨之王



  汉民族对于粮食有多重视?

  曹操骑马踩踏麦田,割发代首。

  苏轼为节约食物,房梁挂钱。

  历朝历代统治者下圣旨劝农桑、劝节约。

  即便是刘备当政的时候,有一年大旱,也要下禁酒令,不许人们用粮食酿酒。

  为此还与简雍在抓私藏酿酒工具之人的事上有过争执,最后被简雍的黄段子给说服了,可见古人有多爱惜粮食。

  陈暮为了逼迫司马俱投降,毁坏他的粟田,践踏他的粟苗,这种行为,在古人眼里,无异于犯罪。

  不过行军打仗嘛,无所不用其极。

  曹操在与两本正史里,光屠城记录就最少五次以上,跟曹操比,陈暮还是觉得自愧弗如。

  当然。

  也许有人说,你好的不学学坏的,那些仁义君子你不去跟他们比,非得去找老曹比。

  但三国就是个比烂的时代,在史料记载里,各路军阀除了刘备没干过什么太脏的事以外,哪家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什么吃人肉的,坑杀降卒的,杀名士的,屠城的,称帝的,劫掠的,烧城的,篡位的,毒杀皇帝的,相比之下,自己就是毁坏个粟田而已,反倒不算什么大事。

  只是刘备看着好好的粟苗就这么被毁坏,心疼而已。

  但再心疼,事情还是得做。

  不然治下如何安稳?百姓如何安居乐业?

  因此见到张飞带着一千骑兵在粟田里如此肆意妄为,刘备也没有出声阻止。

  汉朝的粟田跟麦田不像南方的水稻一样田里蓄水,田里是干的,只有需要的时候才会灌溉。所以马蹄踩入粟田,并不会陷入土地中。

  司马俱的队伍投鼠忌器,哪怕恨不得生啖张飞的肉,但步兵本来就追不上骑兵,更何况人家还在田里。

  闹哄哄了一阵,司马俱一咬牙,自己亲自领军,率领两万大军出城。

  他的兵马不过四万,现在三万人全都出去,乌泱泱一片,杀奔远处数里之外的刘备军。

  看到这一幕,刘备对陈暮道:“四弟,全军出击吧,顺势将司马俱击溃。”

  他的步兵只有八千,但骑兵有一千。

  而且他的骑兵部队还是有甲胄的半重骑兵,对付农民军不要太简单。

  然而陈暮却摇摇头:“收兵。”

  “收兵??”

  刘备自前年起兵出征黄巾以来,大大小小也打了十余仗,谈不上经验丰富,但也看得出来,这是击溃司马俱的好机会,为什么要收兵呢?

  陈暮解释道:“现在上去大战,只能正面击溃,不能解决问题。一旦贼军逃回城里,又得重新开始,攻城的话损失太大。不如继续拖着,反正粟田就在城外,每天破坏一点,折磨折磨那司马俱,总有一天他会投降。”

  折磨?

  刘备无语。

  这不是耍流氓吗?

  “子归啊,咱就不能真刀真枪和他干一场吗?”

  “大哥,打仗会死的人,说好的仁义呢?”

  “好.....好吧。”

  刘备不说话了。

  得,又被自家老弟给道德绑架。

  不过陈暮倒是没想到刘备还有这么堂堂正正头铁硬刚的想法。

  相比于他老祖宗刘邦,那是一点先祖流氓风范都没学到。

  打仗可不是玩游戏过家家,那是用小命生死相搏。

  命只有一条,为了生存什么都必须做。

  就跟和仇人决一死战一样,拿命拼的时候,谁还管你招数还是套路?

  用牙咬用手挠扣眼珠子掏裆捅P眼子,什么打法下流就用什么。

  别说年轻人不讲武德,讲武德的早就埋在地里变黄土了。

  要是打仗还有规矩,讲礼仪,那最终也就是个宋襄公,落到个被人千年耻笑的结果。

  好在刘备虽然为人正直,但不迂腐,听从了陈暮的建议,大手一挥:“鸣金。”

  叮叮当当的鸣金声传来,刘备的八千步兵前队变后队,井然有序地撤退。

  远处田野上还撒欢的一千骑兵,也是兵分两路,从远方的田里穿行而过,卷动着飞扬的尘土,将身后的黄巾甩得连灰都吃不到。

  司马俱率领队伍追杀了数里地,直到实在追不上了,这才收兵回城。

  老实说,步兵衔尾追杀骑兵,必然有跑得慢的跑得快的,这样队伍脱节,若是这个时候张飞率领一千骑兵打个回马枪,说不准就能杀得司马俱大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