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初见2-第2/3页



  我:“还好,我父亲说,谁能读进书谁就读,他都支持。”

  L老师:“你家姊妹几个?”

  我:“四个。我有两姐,一个弟弟。我大姐结婚了,家在咸阳,二姐在西安,弟弟比我小,也毕业了,去北京找工作,就我还在上学。”

  L老师:“最近,今年就业压力大,很多人考研就是为了逃避目前的就业压力,等研究生毕业就业压力小点再工作。都是一样的,你害怕工作吗?”

  我:“没有吧,我之前也是兼职过,在工厂工作。”

  L老师:“具体都做什么工作呢?”

  我:“流水线上的操作工,质检员。大一去的是无锡,在手机组装厂做质检员,主要做手机屏检查,大二去的是吴江,电脑充电线配置器的组装,大三去的是安硕电脑公司,同行很多人,就我一个做的是仓储质检员。从入库的货物中抽取几件,用仪器检测,通过后将信息录入。上个暑假做家教。”

  L老师:“想去新疆工作,是怕在这边找不到个好工作吗?”

  我:“就是想离家远点。我有抑郁症,十四岁时候就开始了。十四岁那年腊月二十九,姥姥和姥爷来家里,因为家里很穷,没有多余的床,我母亲让我去同学家过夜,我不愿意,她便骂我,:“吃不开。”

  我一气之下,找同学借了六块钱准备蹲网吧,结果过年正值夜机费涨价,需要六块五毛钱,我不得已晚上十点回到家门口,在外面蹲了一夜。”

  “那一年,开始不想去上学,有一天,一个很冷的天,早上去学校的路上,就不想去。走到河边硬是把鞋,裤子弄湿,回家了,给我妈说我掉进河里了。下午我妈又逼着我去了学校。”

  “那一年,我一个老师对我的评价,歇斯底里和缄默,癔症。”

  我天生的演技,那一刻,连我自己都相信了这些由于我认知注意力的短缺和偏见,编制出来的悲惨童年。

  L老师很是激动,愤慨地说:“我用我的专业向你保证,你那个老师说错了。”并讲起了这两个词的意思,然后一再的让我相信我,我根本不是我那个老师说的那个样子的。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些抑郁的情绪,但我向你保证,你不是抑郁症。”

  “每个毕业生或多或少都有点焦虑,我们都需要自己鼓励自己,你跟着我喊,“第一句工作我不怕你。”

  我:“工作我不怕你。”

  L老师:“第二句我准备好了。”

  我:“”我准备好了。”

  L老师:“第三句我来了。”

  我:“我来了。”

  我认真地跟着L老师喊了五遍,僵硬的身体突然轻松了好许,表情也自然了很多。

  事实上,我深知,这些词的确都是我的那个老师曾经用在我身上的,但时至今日,对于我已经完全不是一个意思了。

  因为当时,我还是个内心脆弱却要强的孩子,渴望内心强大起来,读了几本书,便更加要强了,却不知如何强大起来,只是虚张声势的不说话,但这被我的老师看在眼里,他告诉我说,“你要相信自己,如果连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那你让别人怎么相信你呢。”

  假如大人无数次告诉一个孩子,这样的话,孩子依然还是跟大人一句话不说呢,大人会怎样呢?大人是否就会放弃呢?你是否用心想过这个孩子怎么了吗?

  还是只会给他套上内向,自卑,害羞,怯懦,不自信等等这样一个套子,把他装起来,或者给他贴一个标签,这样你认为就解决问题了吗?

  好吧,我承认这是个矛盾体,而这个矛盾体原产于我的大脑。因为我建立了一个错误的刺激——反应,这便是不说话——被鼓励,被鼓励——不说话。当我的老师无数次真诚的告诉我,我应该从内心深处相信自己,我只会跟他说:“嗯额奥”这些象声词,因为我听到这些话的潜词是我被鼓励不说话。然后,我便是用一个套子将自己装起来了,我便更不喜欢说话了。

  更何况这还是从我嘴里说出来的呢?而你只是听到了我当时想要表达的意思,你是否又听懂了多少呢?

  我生病了,神经上的病态,因为它建立了错误的刺激——反应,似乎精神也即将进入病态,开始胡言乱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