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三三章 勤王-第2/3页



    苏伦小心翼翼道:“圣人,却不知援军是从何而来?”

    “西川!”

    此言一出,群臣更是震惊。

    在场众臣当然知道,西川刺史乃是安西侯夏侯元术,而此人正是当今圣人的次兄。

    圣人出自夏侯氏嫡系,兄妹三人,圣人上面有两位兄长,一位是国相夏侯元稹,一位便是安西侯夏侯元术。

    其实在圣人登基之前,先帝还在的时候,夏侯元术就被安排到西川为官。

    西川便是益州,下辖四十一郡,大唐立国收复西川之后,将西川一分为二,设川东和川西两处治所,分别治理,各自设有州营,目的也就是为了不让西川任何势力一家独大,形成制衡。

    天府之国,物产丰饶,那也是帝国的重要赋税之地。

    不过相较而言,川东更好治理,而川西部族众多,群山密林,大唐立国之后,川西也是发生过许多次叛乱,虽然朝廷每一次都出兵征讨,但因为地理缘故,每一次平定都会耗资巨大,花费的时间也很长。

    所以朝廷为稳住川西,自武宗朝之后,对川西实施安抚政策,轻徭薄赋,而且会令川西各部头人将自家子嗣送入京都为官,这些人没有实权,就是在京都享受荣华富贵,乃是一群被朝廷养着的人质。

    夏侯元术当初就是被安排到川西担任川西刺史-->>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一度让许多人都是诧异,毕竟川西刺史常年与各部打交道,其实是个苦差事。

    如果是要捞油水,川西肯定不是好地方,大唐能捞油水的地方多的是,甚至川东也远胜过川西。

    许多人倒是觉得这是国相要历练兄弟。

    但几年过后,川西竟然被治理的井井有条,要紧的是夏侯元术竟然与各部头人建立了极其良好的关系,夏侯家也凭此在川西扎下了根。

    有些知道内情的人清楚,夏侯元术前往川西为官,国相在他身边安排了不少人才,这些人在背后为他出谋划策,遵循安抚政策,自然是将川西打理得很好。而且源源不断的金银珍宝输送到川西,夏侯元术以这些珍宝财帛结交各部头人,吃喝玩乐,自然是将这些头人拉拢到自己身边,形成了根基。

    待得当今圣人登基之后,夏侯元术便担任了川东刺史,而川西刺史也同样是夏侯家的人,虽然西川依然是两处治所,但川西刺史自然是对夏侯元术唯命是从,实际上整个西川也就成了夏侯元术的庭院。

    夏侯元术本身并没有什么大才干,与国相的能耐相比,那是相去甚远。

    但夏侯家却是将西川当做了自己的根基之地,国相在西川安排了许多才干出众之人,协助夏侯元术控制西川。

    早年圣人需要娘家人的扶持,却也是对夏侯家掌控西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到夏侯家在西川彻底扎下根基,已经尾大不掉,好在夏侯家对圣人倒也是忠心耿耿,圣人也就任由西川在夏侯家手中掌控。

    此时众臣听得是西川援军勤王,自然是诧异。

    他们倒不是诧异西川会出兵。

    如果说天下还有人铁了心要支持当今圣人,那肯定是夏侯家控制的西川军。

    西川军拥戴圣人不奇怪,奇怪的是西川离京都天高路远,谁能想到他们竟能跋山涉水来到京都勤王?

    “两万西川精兵日夜兼程进京勤王。”圣人道:“朕与国相一直在互通密信,这两万精兵,就是国相亲自率领前来增援。”

    国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