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拜堂、疗程、做法事-第2/2页



  采薇坐在灶门口的小凳子上,将棉花梗在膝盖上折断后,塞进炉膛里。

  跳动的映照着她白皙的脸庞,似乎镀上了一层薄薄的光芒。

  于奇正用眼角的余光望了过去,一时间恍如梦中。

  他觉得眼前的情形,有种莫名熟稔的感觉。

  灶台上,一盏冷灯如豆。炉膛前,美人笑靥似花。

  所谓江湖争斗,所谓功成名就;所谓将相王侯,所谓名利风流。

  终抵不过,这一抹如梦似幻的温情。

  对,这场景我应该曾经在某个梦中梦到过。或者,将来一定会在某个夜晚,潜入我的梦中。

  勾采薇偷偷拿眼瞟去,于奇正拿着擀面杖,不断地用力在锅里搅动着。

  油灯照在这个皮肤黝黑的男人脸上,高挺的鼻梁和晶莹的汗珠,似乎是一张特写的人物画。

  这副画将会永远留在我心里,她想。

  如果能永远这样子该有多好,她想。

  “于副都料,人差不多到齐了。”秦直义大声嚷嚷着走进厨房。

  于奇正看了看锅里的糯米浆应该也熬得差不多了,于是把锅里的米浆舀到桶里提了出去。

  那个年代,居民住宅主体还是木制,垒砌的相对比较少。

  勾博队伍本就不大,加上只通知师傅,所以就只来了三、四个泥水师傅,以及虞弘新和彭巡典。

  于奇正和二俅两人在地下画了一个边长约四十公分的正方形。拿起铁锹,向下挖了约二十公分。

  挖好之后,从旁边地伤铲了些地表的干土倒进坑里。

  然后拿起一个木锤,噼里啪啦对着坑里一顿砸,片刻后便将坑的底面砸平整了。

  接着又放进去一些干土一阵砸。如此三次。

  虽然之前没见过这种做法,但在场的都是老工匠,很快就明白过来。

  他们平时用的是俗称“斗鹅”的方法来压实地基。

  所谓斗鹅,就是四到六个人,抬起重的铁坨或巨石同时松手,利用重物自身重量压实地基。

  于奇正采用的是开挖回填、分层夯实的方法,更能有效解决土壤含水率高的问题。

  工匠们心想,这样好是好,所费的人工就比较大了。

  于奇正将干土回填夯实到小坑的深度大概十公分左右时,停止了动作。

  采薇和二俅拿出了石子、猪血、石灰、毛发等物。

  这又是干什么?做法事吗?几个工匠不免心中疑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