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袁绍崛起-第2/2页



  而袁绍河北四庭柱中的牵招,此人乃是刘备的少年好友刎颈之交,虽然刘备一直希望牵招可以前去相聚,但是牵招一直在洛阳陪着老师乐隐。

  两人各自有了自己的追求,已经多年未见了。

  现在,因为乐隐在董府,因为劝说董卓而被吕布直接刺死,让牵招在知道了所有的事情之后,将老师入殓后,急着为老师报仇,要对付吕布甚至是董卓。

  刘备此时也是势力微弱,还得依附公孙瓒,牵招直接去信与刘备说明之后,没有去幽州,反而往冀州投奔了势力更强大的袁绍。

  虽然牵招对于袁绍这样的世家子弟并不喜欢。

  但是,听闻了袁绍敢于直接反驳董卓废立之举,有了忠于汉室的名声,牵招没有细查,就认为袁绍是真心想要对付董卓的。

  所以,牵招当时就下定了决心,投奔袁绍。

  并且,牵招因为英武勇猛,又是乐隐的弟子这个身份,受到袁绍的重视,成了袁绍手下四庭柱之一。

  刘备并没有因此事怨恨牵招。

  因为他信得过牵招,甚至比李进张郃还要信任。

  只是听到牵招的理由,刘备心中暗叹,也开始了自己势力的谋划,不甘心就这么在公孙瓒手下蹉跎。

  而徐州,正是他的第一个目标。

  不过,在离开幽州之前,刘备准备给刘晟送上一份大礼,让公孙瓒跟刘晟彻底决裂,成为死敌。

  虽然刘备与刘晟几乎没有直接的仇怨,但刘备心中,总是有声音在提醒着他,正是刘晟的出现,夺走了许多原本应该属于他刘备的东西,让刘备更加落魄。

  长久之下,刘备也被自己给迷惑了,真的恨上了刘晟,将刘晟当成抢夺自己的强盗,恨不得直接除去,将所有的东西都夺回来。

  当刘晟在渤海国听闻袁绍招兵买马的大动作之后,并不奇怪。

  袁绍当时在洛阳的所作所为,袁家有意为他造势,所以摒去了许多不利的部分,将袁绍讲述成一个敢于跟董卓叫板的强势忠直之臣。

  因此,在董卓废帝另立,天下不满的时候,袁绍这般名声,足以迷惑住许多的人。

  当然了,袁家的势力,同样是投奔的人才,所考虑的方面。

  袁家虽然名声差了些,但是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袁绍作为袁成过继的嫡子,掌控了袁家不少资源,自是能够营造出一个好名声,借以吸引世家子弟来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