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北征!北征!



  “没有北燕,这仗还是要打。”

  刘钧沉吟道。

  此次派遣使者前往北燕之事,由新成立的外使司负责,所以由李然向他禀报了此事。

  不过北燕虽然拒绝了出兵之事,但同景州的粮食贸易却没有中断。

  对刘钧来说,北燕现在显然想当个骑墙派,两边捞好处。

  “对了,新安置的灾民现在有多少了?”刘钧问道。

  北燕出不出兵对刘钧来说只是一个小插曲。

  他最关注的还是自身问题。

  因为他十分清楚,景州最忠诚可靠的朋友是自己的陆军和海军,将来还会加上空军。

  “目前为止,总计有二百万灾民又进入景州,内四府可开垦的地方不多了。”李然道。

  刘钧点了点头,这也是他着急收回外四府的原因之一。

  荣朝的混乱未来必将滋生更多的流民。

  与其让这些百姓死在战争中,他更愿意继续收拢这些可怜的百姓。

  “等外四府回来,我们便有更多的土地了。”

  比起内四府,外四府的耕地更多,可开垦的地方也很多。

  今后如果在景州大面积种植土豆和红薯。

  整个景州养活三千多万人是没问题的。

  “下官就等这一天了。”李然神色向往。

  上一次去外四府对他来说,已经是很久远的事情了。

  听过李然说的事,刘钧转向薛常青。

  现在二人一个主要负责梁州方向的讨逆之事,而苏缙主要负责外四府的筹备。

  “汉王举兵,景州军再继续南下便等同汉王交战了,还未解决扶余人之前,景州不宜多数敌,所以当前只需守住攻下的梁州城池,借梁州配合飞狐卫引导流民进入景州即可。”刘钧说道。

  这段时间,顺利攻下顺宁府后,景州军又攻克了梁州南部归德府,东部的长田府和西部的宾阳府。

  这等于梁州东西南北四个大门都掌握在了他手中。

  现在的梁州对景州来说就是一个真正缓冲区。

  任何想要攻打景州的人都必须考虑景州在梁州的兵峰。

  薛常青闻言应了声是。

  这四个府现在分别由第五军,第六军,第七军和第八军负责守卫。

  四军相互成犄角之势,一方有难,其他三军能立刻赶往支援。

  对刘钧的决定,他也是认同的。

  毕竟这四军,共十二万人的兵力守住梁州绰绰有余,若是继续南下同汉王交战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毕竟一旦战线拉长,景州就得投入更多的兵力来维持粮道。

  这样只会让本就不多的兵力越来越分散。

  “朝廷那边怎么办?”薛常青道。

  这段时间朝廷可是不断催促景州军南下进攻汉王。

  “若有使臣来,就说扶余人又要兴兵攻打景州,我景州不得不小心为上,待驱逐了扶余人再从长计议。”刘钧道。

  赵祁的朝廷刘钧不在乎,这萧玉山的朝廷,他就更不在乎了。

  和以前一样,他一直都在按照自己的路子走。

  出兵是为了引流民进入景州,现在按兵不动,也是为了这个目的服务。

  “是。”薛常青应了声。

  “北征军的适应训练如何了?”

  刘钧最后看向苏缙。

  “回殿下,炮兵已经掌握了新式炮弹的使用,全军也做了所有兵种的配合演练,现在只要殿下一声号令,大军便可出塞!”

  “好,本王现在命你为北征大元帅,九月初一,正式北征。”刘钧道。

  外四府方面,还是苏缙比较熟悉一些。

  而且此次的作战计划,苏缙亲自参与,自是十分熟悉。

  有他在,北征之事能够更加稳妥一点。

  “末将领命!”苏缙单膝跪地,大声说道。

  三人各自领命而去,刘钧看向地图上的外四府。

  这几个月来,匠造司又造出了一批鹰击步枪。

  现在北征的四个军团已经全部装备了这种先进的火枪。

  正因为如此,他才会信心十足。

  这一战,他要打的扶余人不敢南山牧马……

  扶余国,兴城。

  早上的朝会中,拓跋彦坐在龙椅上,笑眯眯地望着满朝文武。

  这段时间以来,荣朝内乱带来的兴奋感冲淡了景山塞战败的耻辱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