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轮战



  “设立军事学堂,培养高中下层骨干,整合炮兵,骑兵,步兵,三军一体,发挥出火器最大优势。”

  “建立独立后勤军,加强物资供给。”

  “规范化武器管理制度,军饷发放制度。”

  “强调景州军队忠于靖王府的意识,为此,在军中设立长史一职,专门负责对士兵和将领的教化事务……”

  苏缙念完,刘钧点了点头。

  沉吟了一会儿,他说道:“你们提出的改制之法甚和本王的心意,只是还有部分的遗漏的地方。”

  看向李然,他说道:“府衙还要成立一个机构,这个机构要负责广而告之的事务,姑且称之为宣传司。”

  “宣传司?”李然想起了书籍上类似的一个部门。

  他以为不是那么重要,所以就没有加入改制中。

  “嗯,宣传,宣传,对内,就是要将王府和官府的意志传到百姓耳中,对外,则将景州的强大和美好传递出去,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加入景州,同时利用宣传削弱敌人的统治。”

  李然将刘钧说的话记下,道:“下官明白了,回去后便将此事加上去。”

  刘钧又看向苏缙,“苏将军,参军府之下还需要设立一个机构,名为参谋司,此司需负责战事的推演,战时军队和后勤补给的调动,制定总体作战计划,站前测绘战场地形等事务。”

  “是,殿下。”苏缙应声道。

  随着火器列装军队,他能够看出来以前的军队制度已经不适用了。

  所以对刘钧的改制,他是完全赞同的。

  这些改制的内容是他和薛常青共同商议过的。

  他也明白,一旦改制实施下去。

  他们两个老家伙就得常驻景阳城,负责总体军队运转,再也不能像以前冲在第一线。

  不过正如刘钧所言,要留些表现的机会给年轻人。

  “改制的大体纲领便是如此,回去后,你们再细化一下,交给本王审阅,如果没有问题,一个月后召集景州所有官员和将领宣布改制。”刘钧说道。

  对于这个问题,他不愿意继续拖下去。

  尤其是现在形势瞬息万变。

  “是。”

  李然和苏缙躬身应是,转身离去。

  半个月后。

  苏缙和李然如期将改制的规章交给了他。

  做了些简单的修改,又是半个月后。

  李然和苏缙向所有官员和将领宣布了改制的事情。

  刘钧当日亲自出席,定了调子。

  外出征战的薛常青也来了信,表示支持刘钧的改制。

  靖王,加上景州军政界最权威的三个人都如此坚定地支持军改。

  无论官员还是将领自然没有异议。

  会议结束之后,李然和苏缙分别在府衙和军中开始落实改制。

  “殿下,这景州军事学堂的匾额当由你亲自提。”

  景阳城原高鸿允宅院的旁边,一间宅院被改造成了军事学堂。

  在划分出景州五个军,选拔了各军将领后,他便投入景州军事学堂的事务中。

  今日学堂正式完工,他便找来刘钧,要刘钧提匾额上的字。

  对于此事,刘钧自然当仁不让。

  苏缙心里也明白,这字也只有刘钧提最合适。

  提了字,刘钧说道:“学堂建成后,要赶紧选拔将领轮番进入学堂,让其全面学习火器的运营和战法战术。”

  这所景州,或者说是荣朝第一所军事学堂将包括陆军,海军两大兵种的教学,其教学内容将包括步兵操典上的全部内容,以及刘钧从基地中找到了全部的近代军事知识,包括战场测绘,识图等。

  “殿下,只是这样的话,末将一个忙不过来呀。”苏缙说道。

  “薛常青已经攻下了顺宁城,我们如今在梁州有了据点,本王想着,接下来该让新兵上战场磨炼磨炼,薛常青就没必要留在那里了,他会回来和你一同管理军队的。”

  苏缙闻言松了口气,在边军呆久了,这种文绉绉的事务真是要人命。

  有了薛常青和他一起受苦,他至少心里痛快一些。

  “如此,末将便安心了。”苏缙笑了两声。

  刘钧点了点头,想起内学堂还没有名字。

  拿起笔写了六个字,“景州科技学堂”。

  写完,他对胡为说道:“做个匾额挂上去,从此这就是景州科技学堂了,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