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大战舰-第3/3页





  呃,好,程序走完了。总之,就算东海人想造多层甲板战列舰,他们也是造不出来的,所以想要升级装备的话,也就只能从巡航舰试着造起了。

  反正放眼过去,在可见的海域内,即使是单炮甲板的巡航舰,也不可能有足以挑战它的对手,那么造火力更强的船不是浪费吗?所以,东海人寄予厚望的项目A最后被定位为“长期演进项目”,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主力舰型,先从小号的做起,一直做到一两千吨,最好还能按需求衍生出战舰和商船型号。

  当然,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最终定型的第一批“练手船”,虽然只是五六百吨级别,在后世是艘不起眼的小船,对于明州、福州的大型船场来说也不算难事,但对于东海商社来说仍然是个不小的挑战。图纸上画得挺好,但一上手就遇到了一堆工程问题,磕磕绊绊,到山东之战打起来的时候,才搭了个壳子出来,还有很多东西没完善。

  当时没办法,只能激活“项目B”,将东海号请了出来。还好,虽然一个是木帆船一个是铁船,但毕竟都是大船,之前为项目A准备的设备和技术也能用在项目B上,最后将它顺理修复,成功镇住了场子。

  修复项目B的过程,也为项目A提供了不少宝贵经验。再加上后来特遣舰队去北清河船场捞了众多资深船匠出来,在他们的指导和帮助下,接连攻关克难,最后,远洋船分厂终于成功将首批两艘次世代先进战舰给造了出来。

  虽然建造过程命途多舛,但是建造成功之后,新型战舰的出色表现还是证明了漫长的等待和大量资源的投入都是物有所值的。

  这是无疑是东海商社海洋事业的一次巨大进步!

  最后,经过全体大会投票,这一级别的巡航舰被命名为“烈焰级”,意味着当初的星星之火已经燃烧起来了。而首批下水的两艘烈焰级,则分别命名为“逐日”“追云”,后面还起好了“望月”“摘星”“乘风”等一系列名字,准备给后续舰只使用。

  “逐日”“追云”这两艘巨舰,在去年底做为新年贺礼下水,与新年一同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纪念仪式,初期的海试无虞后,便作为实战测试的一部分,装载上了兵员、舰装、损管团队、商品,开始了向周边势力“友好访问”的旅程。

  正好,哦不对,正坏,遇到了皇帝驾崩的大事,所以他们的第一站便选择乘着北风南下,来到了航海重镇庆元府,既检验航海性能,也顺便带人去临安吊唁一下,如果船真出了什么事故,也有地方修理。

  于是韩松和两艘新锐战舰就这样出现在了望海镇港口上。

  :。:

本站域名:www.biqudu.net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