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1)-第2/3页





        ........

        大秦新生。

        但是春秋战国数百年,不管是手工业还是轻工业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只是在这之前,没有人进行分类以及剥离。

        这件事其实不难,只是有些繁琐,需要一个细心的人去处理。

        一念至此,李斯朝着王绾,道:“这件事并非是难事,国府官署之中的经验丰富的官吏都可以胜任。”

        “现在国府官署的任务不光是这些,更是将这些归纳分离出来,然后将其整合,最后制定出五年之内的发展计划。”

        “这才是最难的,也是最为繁琐复杂的。”

        李斯清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国府官署甚至于大秦的各大官署都将极为的忙碌,大政方针好处理,但是对于数据的收集,往往第一个细致活。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陛下已经下旨,而且这件事情对于大秦有利无害,我等自当当为陛下分忧,为帝国效死。”

        相比于李斯是法家的利己务实,王绾那是儒家,他们虽然务虚却更为忠君。

        这样的区别,也让他们的着眼点变得截然不同,只不过,始皇帝威望如日中天,他足以压服一切。

        故而,法家与儒家甚至于诸子百家的人,才能够相处。

        .........

        李斯与王绾在商量,而在这个时候,大秦的各大官署都在思考这件事情,大秦帝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这是始皇帝嬴政亲自提出来。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已经是大秦的国策。

        相比于政治上的变革,此刻的嬴政目的则在军中,他是一个开国君主,经历了战争,自然是清楚,大秦锐士才是大秦帝国稳定的第一要素。

        所以不论如何,在大秦帝国,大秦锐士才是第一位的。

        而且这个时候,伴随着他征伐的武将都在,他的威望也足够,足以让大秦锐士,逐渐的职业化。

        其实在这之前,大秦的军中,除了职业化在开展意外,还有重要的一点便是大秦已经逐步的形成了一种战区,亦或者军区的概念。

        比如蓝田大营等等。

        太尉府官署。

        尉缭神色肃然,这件事本身他应该与王翦等人商议,但是,此刻的王翦远在漠北,而且蒙恬也在李信等人军中宿将都在。

        通武侯王贲坐镇大秦海军,一时间,他连一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备车,老夫要去咸阳宫!”半响之后,尉缭皱着眉头,道。

        他是大秦太尉,掌握大秦武备,这是他的责任,甚至于他才是大秦军方第一人,一如文吏之中的李斯一样。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