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请柬-第2/3页



  作为军事人员,蒲素时刻都做了最坏的打算。如果一旦自己发生不测,那么于大宝就继任军事指挥权,和李文娟和老任阿廖沙他们共同商讨,汇报上级制定后续的行动。

  相应的李文娟这个报务员身份现在也移交给了这批来的同志,现在两个新来的报务员就住在要塞里的单独报务室。如果不是要塞被彻底攻破,她们的安全可以得到最大的保障。报务室外是两名自己的同志日夜进行内保,而外面还有一道白俄的守卫。

  他和李文娟,一个已经正式登上了上海的台面,一个也即将登台,安全对于他们来说只能是一个需要努力去达成的目标。复杂局势下,哪里有百分百的安全。

  实际上,如果不是要进入76号,以他之前几次行动部署来看,再来几次之后,很难不暴露。事情没到那个地步,谁也不知道他会不会产生膨胀。

  现在他这边的情况已经和之前有了很大的变化。首先兵强马壮,而且不论是中俄两边的队员,都士气高昂。白俄是想趁热打铁,多捞一票是一票。

  不论是哪个国家和种族的人,其实都差不多。基本都有从众心理,天大的事情,只要人数一多,还有人带头,就不知道“怕”字怎么写。加上之前这些白俄尝到了甜头,虽然重伤了两个,好歹也没死人。那个一度奄奄一息的安德列,现在已经能在要塞里由婆娘扶着出来晒晒太阳了。

  “杀人放火金腰带!”尝到甜头,感受到了生活的变化之后,那些之前没被选上特训的,还有没有获得战功得到晋升的队员,都想着在下一次行动里获取一些提升的资本。享受的福利毕竟不一样,在老婆孩子面前嗓门也能更大一点。

  而新到的根据地同志,同样也是摩拳擦掌,想在上海大干一番。在他们想来,好歹都是长期在边区和鬼子正规军厮杀的,什么战斗场面没见过?现在到了上海,这个在他们看来只是有钱人待的地方,充其量不过是一些警察和杂牌军……又哪里会放在眼里。

  所以现在普遍弥漫着一种情绪,同志们私底下都觉得在上海,压根不需要那些老毛子,就他们过来的这些人,配上现在这么好的武器,简直就是指哪打哪,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立功心切,求胜心切的心态之下,很容易相互感染。

  哪怕蒲素也认为,几次行动都还算顺利。只有一次遭遇了挫折,码头之战打的虽然惨烈,只不过最后他们还是达成了目的,种种乐观情绪的叠加,很容易让人产生自满情绪。

  当然,之所以连续发起行动,也是因为蒲素知道自己即将要进入76号的考察视野中,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上级布置的西药任务,以及破坏危害极大的烟土和赌场等行动,都必须要在短时间内发动。

  比如现在开始,他和李文娟双双都要时刻注意。就算76号还没开始对他进行调查,军统应该已经开始了。从这份请柬投送的如此及时来看,陈功书其实早就知道李文娟和他的关系。说不定已经秘密进行了调查,然后才约见蒲素给他安排任务。

  李文娟本人的反侦察意识,只能说是入门,只是参加了一期基础的培训。不过她身边的郑为芝是绝对的行家,可以说是顶级的跟踪好手。既然能执行跟踪任务,同样,反跟踪也同样出色。

  相比较而言,反跟踪甩掉尾巴和成功对目标发起盯梢,两者难度不在一个级别上。而且除了郑为芝之外,李文娟的身边还有成华,这更是一个机敏的好手。时刻身揣双枪,携带四个弹夹,以他弹无虚发的实力来说,一个小队困不住他们。

  而李文娟的轿车里,白俄司机更是长期备着两支处在保险状态的冲锋枪。

  今天,虽然说叫上于大宝出门。只是两人还是分别从自己的院子里走了出去,蒲素先是顺着辣斐德路西行,然后和迎面而来的于大宝相交,故作不识。他独自继续前行,一直走到靠近贝当路的地方快速闪进一条小巷,奔跑到巷子尽头。在那一端,于大宝已经车身横停,等着他。

  身后确实一直有两个人远远吊着他。从跟着他的距离来看,那两个特工没有什么明显的敌意和迫切感,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程序性的任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