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动作-第3/3页



  最后的人和,蒲素目前刻意回避和国人进行接触。相处的都是白俄,反而是他最大的人和。随着封闭社区形成,白俄的武装队员以及商业人员都被归纳进了体系。形成了一个牢固的联合体,也就是形成一体,利益和生死与共,容不得双方产生其他什么心思。

  比如挖掘船坞,白俄全体出动日以继夜的进行施工,反而把蒲素那些同志当做来帮忙的兄弟姐妹,热情有加。

  因为阿廖沙明确告诉了他们,这个船坞是用来以防万一转移他们和所有家属的。而建造中的船坞可以容纳出海的货轮,万不得已的时候,也只有开到外海逃离这个国家了。

  好日子已经过上了,再回到过去那样浑浑噩噩缺衣少食的时候是根本不可能了。而且优厚的福利制度和现在强大的运转能力,也让他们感觉到了体系的强大。人多好办事,只要阿廖沙愿意牵头,他们是决意一条道走到黑的。大不了拍拍屁股上船,带着老婆孩子跑出去也未必是坏事。

  商会有自己的家具厂,正在进行逐户测量,升级换代家具。而萨沙父亲的裁缝铺也培训了一批白俄妇女,从商行里运来的面料开始在要塞的加工车间里定制体面的摩登时装,然后对社区平价供应。

  这些白俄在祈祷时感恩上帝和圣母的同时,压根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所有在他们周围发生的这一切,都是他们为之浴血战斗,拼死反对过的社会体制。

  实际上蒲素一开始自己都没意识到,他正不自觉中在要塞和农庄里践行了自己一贯的理想和信念——小范围内建立起了一个共产主义雏形。

  现在的要塞和农庄以及作坊的氛围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没人去计较报酬,心里都清楚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有价值的。种地的是为了大家都能吃上饭,经商的是为了大家都不需要为了日用品发愁,而缝纫组则为了大家都有体面的衣服穿……

  包括那些在学校里上学的孩子,也都知道老老实实在学校里学习知识,不给大人添乱就是对父母最好的报答。

  公共资金不作单独分配,而是集体配给制度。要塞内一切都是配给制,标准化按照相应贡献配发。而农庄和接管了作坊边区来的同志,则都习惯了这种配给制度。反而是白俄觉得这样的制度更加有保障,毕竟,只要按照规矩听从指令,什么都不需要自己考虑,商会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这种情况下,作为维持这一切的基础,要塞武装必须要更加强大才让人安心。公爵带着几个白俄技师到达要塞后,立刻勘测地形,他坐在轮椅上指挥其他技师爬高上低,测绘了整个周边社区的地形后,又和中国同行一起制定了一个新的要塞构造。

  新的图纸里包含着不显山露水的永久性钢筋混泥土工事。用雕塑和假山进行掩饰,阻挡机械化坦克和装甲车正面冲撞,混凝土厚度和标号足够承受重炮轰击。并且配备野炮进行有效还击,击毁装甲摧毁目标。

  另外对朝着外面的房间墙壁从内部逐步进行加固,而且每栋公寓内部都修建滑梯,一旦爆发战斗,妇孺可以快速通过滑梯撤离,进入大宅从地库转移。

  原本蒲素配置的重机枪火力点被公爵证实是合理的。另外加了几个大型蓄水池和地窖,这是最坏的打算了,四面被围,地库通道出不去的情况下,也只能据此死守。

  这些白俄从故土一路流离,这几十年来都曾经吃尽苦头。在未雨绸缪心态支配之下,考虑的非常全面。蒲素虽然觉得好像有点夸张,但是出于对公爵的信任,他只是让李文娟在物资上全力进行配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