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6 真能这么炒吗(三更求)



  马天佑介绍完这些炒房思路,赵瑞阳和余明一时都面面相觑。

  真能这么炒吗?

  在马天佑的思路里,当然能这么炒,还必须这么炒。

  他解释说,只有让人在禹南花园买了房,然后转手卖出去真赚钱了,哪怕就赚了10%,那一套房也挣了好几千块,比禹南城大多数人一年的工资都高了。

  赚钱效应出来了,传出去了,想买房,或者想倒房子赚钱的人,自然就会多了。

  在马天佑的眼里,禹南花园开盘就选择打折销售的策略是错误的,你明明是全城独一份,为啥还要贱卖呢?

  如果除了禹南花园,禹南城里还有二三四五个楼盘在销售,那你打折促销是正确的。

  自己守着全城独一份的商品,然后还贱卖,那就是傻。

  这时候,赵瑞阳和余明也觉得,红阳地产当初的销售定价策略好像是有点傻。

  人都很贱啊,一个东西涨价了,往往还会追着去抢购,就怕自己下手晚了。

  这点道理,赵瑞阳和余明当然是明白的,以前也见过不少。

  然后,他们都觉得,马天佑提出的找人买回已经卖出去的房子,这个点子好像行得通,甚至有点绝。

  更绝的是,花点钱找一堆人到禹南花园来排队看房,甚至排队抢房。

  从逻辑上,这些点子似乎真挑不出多少毛病,甚至都可以想象,禹南花园的房子真有可能这样炒起来,然后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去。

  只是,按马天佑的说法,红阳地产在初期炒作时,可能需要准备100万的资金投进去。

  当然了,现在还剩的500多套房,如果最后都卖出去了,哪怕平均每套房多卖出一万,那也是500多万了。

  马顾问出的主意,好像还真行得通啊。

  最后,马天佑说了,具体的思路他已经提出来了,具体的执行方案,只有红阳地产自己去讨论研究,从哪一步开始,到哪一步结束,都需要根据市场反响情况灵活调整。

  也就是走一步看一步,摸着石头过河,这才是最科学有效的节奏。

  另外,如果红阳地产愿意听他建议,在禹南日报、电视台和电台上投专题和形象广告,马天佑可以帮忙协调禹南日报这边的专题策划思路。

  还有就是,他的《禹南都市商情》目前已在全城发行2.5万多份,基本覆盖了禹南全城的商业机构和小商小贩,这些人其实相对有钱。只要意识到买房能挣钱,愿意出手的人不会少。

  不过,马天佑不希望红阳地产现在就在《禹南都市商情》上投放禹南花园的广告,因为只能投形象广告,没法做专题报道。所以,最好是在这次炒作的后期,或者红阳地产开发禹南花园二期项目时双方再选择合作。

  这一下,马顾问的形象在赵瑞阳和余明眼里也高大起来了,真是个实在人啊……

  “阳哥,余总,按我的预计,以上这些思路,足够让禹南花园的房子炒起来了。不过,建议你们接着在公司内部继续研讨,顺着这个思路,看能不能再找到一些更有效的办法。

  另外,我也建议你们悠着点,能把房子卖出去,能多挣点钱,能早日开发二期项目就行了。

  要是房价炒得太高了,像前两年琼岛房地产泡沫那样,那也是不可持续的,甚至会死人的……”

  最后丢下这样一段话,马顾问便拱手告辞了,剩下赵瑞阳和余明两人留下来,商讨了很久,最后决定还是要试一试。

  马天佑也说了,不敢保证这种办法一定有效,但是可能性不小。

  上午在红阳公司的办公室细化这些炒房思路时,马天佑想起了前世看过的,媒体同行爆出的一篇炒房案例——

  那还是前世的2016年底或2017年年初,新一轮房价上涨初露苗头了,在南方某省,省城的房价在2.5万左右一平了,距离它不过六七十公里的一座地级城市,这时候房价还在6000元左右,而且这个价格一直横盘了三四年之久。

  有炒房团注意到这个现象,赶过去调查研究,发现此地因房价不振,开发商投资意愿不足,现有库存已经很少了。一个近百万人口的城市,新房库存才两三百套,还长期滞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