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汉江怪物》(求订阅,票票)



  那是1997年7月的一天,一个送货员在密西根湖里偶尔发现了一大团黑影迅速的游动,后来才发觉这团黑影是一只从未见过的奇怪生物。它长得像半鱼半蛙,尖齿,有很强烈的攻击性,使得沿湖两岸的居民都遭受了空前的灾难……

  暖黄的灯光,宽敞的书房,莱曼思考片刻,继续完善着剧本的设定。

  这是莱曼的第八部电影,前面尝试了不少题材,而这次他又选定了一个新的方向。

  怪物类型片。

  从上世纪70年代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开始,怪物电影总是在不断展现无与伦比的票房号召力。

  而他的这部电影就是脱身于韩国的怪物类型标杆影片《汉江怪物》。

  一部打破韩国最高票房记录,观看人次超过1301万的类型佳作。

  而这部影片的合适之处在于投资不高,特效集中在cg怪物和沿途街道的数字绘景,更关键的是背景替换相对容易,拍摄风险小。

  要知道原版在没什么宣传,卖断海外地区版权的情况下,都在美国上映期间创下了韩国电影在美播放的票房记录。

  至于里面所折射的河流污染问题,美国五大湖也是很严重的……

  因为早年化工厂不加处理的污水排放,五大湖里的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水生生态被破坏的非常严重,直到现在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剧组正好可以选定其中的密歇根湖作为影片的外景地点。

  当然,影片要改动的地方不少,像里面的角色塑造,身份设定也全都有变,还增加了律师这一条线,引出当地的州政府故意为化工厂这种纳税大户保驾护航,提高影片的戏剧冲突与深度。

  反正,借助怪物抨击一些社会问题,才是怪物电影票房保障的合适方向。

  而这,帮助数字领域扩展业务只是顺手就可以解决的事情。

  毕竟原版的特效镜头其实还是有不少瑕疵的,原因就是资金没给足,但换成莱曼的这部《湖中水怪》显然不会出现这方面的问题。他给的特效预算可比原版高出去几倍,为的就是提升视觉享受空间,塑造的特效场面更有质感。

  剧本的大纲以及背景都设定一个框架之后,莱曼就立刻赶往萤火虫影业,先把剧本交给编剧部门继续编写,然后才找来托马斯。

  这货最近很闲,得多找点事给他干。

  嗯,担任《湖中水怪》的联合制片就不错,先期筹备剧组拍摄团队以及道具、服装、场地之类的琐事都可以交给他。

  当然,听到莱曼吩咐的任务,托马斯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已经习惯了。

  然后莱曼又去跟约瑟夫商谈制作预算的事,他稍微计算了一下,拍完整部《湖中水怪》大致会是在4000万到4500万左右??原版才花了一千万,这也是为什么说里面的特效有些塑料味道,印象中,电影里有段是火烧怪物,结果可能渲染不够,直接穿镜头了,那火焰相当之假,而且怪物被烧的地方一点变化都没有。

  另外就是美国的人工很费钱,如果是大批量的群众演员那就是大场面了,不可能直接上街拍……

  约瑟夫听完设想,心中一动。

  按莱曼的说法,这个项目的开发很有潜力,虽然论直接上手拍摄制作,自己肯定不太行,但论市场眼光,他还是有的。

  光是想象那种水怪上岸大肆杀戮的场面,就感觉会有市场。

  要是拍的好了,片子绝对会卖座。

  因为这种类型的卖点就是怪物,能把怪物怎么产生的来龙去脉有个合理的解释,基本就能自圆其说,剧情简单一点都无所谓。

  而莱曼的这个项目就是如此,从化工厂乱排污水,导致湖中重金属超标,从而诞生了一个畸形的怪物。

  剧情方面基本没什么漏洞,主角团的表现也都各有精彩。

  至于演员方面,莱曼倒是有了一点人选,他直接说道:“剧中那个救孙女而开枪吸引怪物注意力的爷爷就由摩根-弗里曼担任,虽然戏份少了点,但还是有表演空间,至于男主送货员的妹妹,可以找达科塔-范宁,问问他们有档期没?”

  角色合适的话,莱曼更喜欢与相互之间还算熟悉的演员合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