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达成(求订阅推荐)



  要是换成一般的人来提这种事,沃尔特-伯德肯定就会拒绝。

  布鲁斯-韦恩的成长史?

  谁在乎。

  关于蝙蝠侠的漫画卖得最好的永远是惩恶扬善、无所不能的那部分。

  什么《黑暗骑士归来》,什么《致命玩笑》,口碑好是好,你看它销量高吗?

  而且《黑暗骑士归来》的画风很不讨喜,许多漫迷都发来信件抱怨过。

  如果要还原,会不会在观感上又失去很大一批观众呢?

  毕竟是漫改作品,第一时间能去电影院支持的,绝大多数都是漫画粉丝。

  这么一想,又陷入到了一个困境。

  还原度高吧,会流失路人观众;还原度低吧,真爱粉恐怕会当场爆炸,到时候被喷的还不是dc部门。

  这样的事,以前又不是没有先例。

  反正那些人也不会管电影究竟是不是dc部门制作的,又有谁会去了解华纳这种大公司的弯弯绕绕。

  沃尔特-伯德有些犹豫,看着莱曼和诺兰那稍显年轻的面孔,也忍不住思考其中的可行性。

  他很清楚,这俩人无一例外都是没有失败过的。

  彪悍的战绩,很能引发遐想。

  要真能改编成功,收益最大的毫无疑问也是他的dc部门。

  正所谓,风险与机遇并存。

  加之,巴里-梅耶也看好他们

  或许还真能带来不同,使蝙蝠侠重生大银幕。

  从《蜘蛛侠》上映票房大爆以来,华纳在漫改电影方面做得动作也不少,比如挖《x战警》的墙角,导演、编剧之类的,挖《蜘蛛侠》的导演山姆-雷米,可惜没成功;又比如邀请新科奥斯卡影后哈莉-贝瑞,借她的热度担任《猫女》的女主角等等。

  他们的野心很大。

  明眼人也都能从近几年的市场形势分析出,属于漫改大作兴起的时代已经来临了。

  华纳当然不愿错过。

  沃尔特-伯德这时候问道:“你们能说说关于这部电影的拍摄思路吗?”

  莱曼转头道:“还是让诺兰导演详细的说说吧,内容规划主要是他完成的。”

  克里斯托弗-诺兰也知道对方才是版权的拥有方,必须主动的争取此人的认可。

  他整理了一下思路,介绍道:“这个故事的模板虽然是以《黑暗骑士归来》作为基础,但里面的剧情改动很多,实际上来说的话,与其讲是布鲁斯-韦恩的成长史,不如说是哥谭这座城市的堕落史,观众将会透过蝙蝠侠的视角,从里到外的审视这座城市。”

  “风格呢?延续漫画的风格?”

  “对,从本质来说,这一版的蝙蝠侠没有那么大的能力,我想要赋予的更多是接近现实的风格,剧本、角色、道具以及打斗场景,都是写实的,又因为蝙蝠侠总是在黑夜里出没,画风跟漫画差不太大,都是冷冽的黑暗色彩。”

  “听巴里-梅耶说,你们负责制片费用,并答应不涉及任何电影的版权归属?那么,你们能开出多少预算?”沃尔特-伯德继续问道。

  “最少一亿,上限两亿,主要看演员方面的支出。”莱曼笑道:“版权我们可以不参与,但影片的线下家庭娱乐部分,萤火虫影业要保证前三年的收入分成。”

  这也是好莱坞合拍的主流制作方式之一,版权如果归一方所有,然后另一方就只能享有2到3年的线下分成,或者放映结束后,版权方直接根据市场成绩,单独支付一笔钱,从制作方手中买断线下的份额。

  当然了,莱曼是知道《蝙蝠侠》在dvd、录像带市场的火热表现,自然不愿意谈及后者买断份额的方法,而是直接争取前一种。

  面对业内的同行,还是跟华纳合作过的电影公司,沃尔特-伯德也比较讲究,有些话必须说在前头,“这方面我还需要商谈一下,一时做不出什么保证,但影片的发行和所有版权,肯定是归华纳所属。这一点,是我们能达成合作的前提条件。”

  沃尔特-伯德倒是跟巴里-梅耶一样,咬死了发行和版权不放。

  毕竟能掌握这两样,就能直接保证华纳在整个项目的话语权以及绝大部分的收益。

  无论如何,先立于不败之地再说。

  莱曼点点头,“这方面我们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我们也有要求,那就是要由我来担任项目的第一制片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