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安静的只是声音-第2/2页





    虽说招聘王浩然进来的老板当初信誓旦旦的表示时候实习半年后只要不犯错立马转正,合同上也白纸黑字的写着。

    但王浩然干到现在没看到谁能做满半年转正的,目送一个接一个比自己早进来的员工在转正到来之前因这样那样的原因被迫辞职。

    这个社会并不像书里说的那样美好,“每个人都不可或缺”只是一句安慰人的鸡汤。

    除了你的父母至亲以及恋爱中智商降低的恋人会认为你是无可替代的,没有人是不可或缺的。

    如果不能做到不可替代,那么被人取代太正常不过了,这年头大学生一大堆,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可没什么转正之类的要求,即能为公司吸收新鲜血液又能节约公司成本,在壮大发展企业和眼前利于之间,小小的私人企业大多选择后者。

    王浩然没有选择的余地。

    “我不要转正,继续干行不行”这句话太过于委曲求全,不光老板同事会瞧不起自己,王浩然仅有的自尊心也让这句话说不出口。

    有这样的想法,因为王浩然真的厌倦了再去找下一份这样的工作,继续扮演者卑微的角色。

    只是怎么就受不了经理那个淡然的语气呢?想到下午发生的那一幕,依旧无法平静面对。

    “小王,公司业绩不好,这个月底就不留你了,该交接的你和前台小张交接好,行了你出去吧。”

    满嘴的话无从出口,还能怎样?噩耗和生日一起到来,再多的心理准备在这样的日子也会显得有些脆弱,这个平常沉默寡言的男子也学会了放纵自己,咬着牙齿熬到了下班,找了一家平常根本舍不得来的KTV一醉消愁。

    是的,没有什么一怒之下甩门而出,也没什么大喊一声“爷不干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等着瞧,早晚让你后悔”之类的,除非不想要顺利拿到工资,说出来也只会让人发笑。

    “连喝醉的资格都没有!明天早上必须要去上班,那个秃头大概正在为克扣我这最后一个月工资想着理由吧!”

    “老老实实干到走人,不光当月工资,说不定秃头大发善心能给半个月的遣散费,”

    生活就是如此讽刺,然而这就是现实。

    思绪辗转反侧,眼泪划过眼角。

    “对不起,爸爸,那么大年纪了还要在镇上的砖厂做苦力,只怪儿子不孝,您那腰疼的毛病,我知道,都是因为体力活累的!”

    不曾开口,只因无能为力,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

    “妈妈,好想你,原谅我三年没有回家!原谅我没有经常打电话给您!”

    不再联系,只因无颜面对,个中酸楚无人能知。

    “对不起,亲爱的弟弟!把孝敬父母、赡养双亲的担子全压在了你身上!亲爱的弟弟,我们已不在像小时候那样亲近,但我好想依旧能像小时候那样为你遮风挡雨,也好想多见见我那可爱的小侄女!”

    不能亲近,只因心怀愧疚,兄弟之情未减丝毫。

    “对不起,李晓奕!”

    “对不起,张子平!”

    “吴桂飞、王平、吕德阳。。。。。。对不起!”

    “太多的人太多的对不起!”

    若有来生,定不负相遇相知相识相恋一场!

    若有来生,必登峰极顶,揽尽人间美景!

    若有来生,愿生可尽欢,死亦无憾!

    王浩然一直很坚强的活着,现在躲在无人知晓的角落里卸下了伪装的坚强。

    坚强本身就是一种痛苦,所以大可不必把坚强当做一个褒义词去称赞别人。

    若可以不坚强,谁会愿意咬着牙前行呢!

    若能不必披荆斩棘,谁又不愿意一帆风顺呢!

    只是大部分人的生活不只有远方的诗和田野,更多的还是眼前的苟且,不坚强的前行便只能被生活所击倒。

    泪流满面的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痛哭流涕,心力交瘁的王浩然渐渐沉入梦乡。

    手上还未熄灭的香烟不知什么时候掉落在地毯上,火光飞起。

    “本台消息:就在刚过去的2017年的最后一天,我市一KTV包厢起火。正值假期,KTV值班人员不足,包厢内一人窒息而死,据悉,死者王浩然,84年出生,皖省人士,在我市一私人公司务工,公安局正在和家属联系,已通知死者生前所在公司,目前公司无人前来,本台记者张芙蓉,刘梓晨前方报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