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 第六代导演-第2/3页



  当初他邀请张松文合作,在《兰心大剧院》里面,演宫皇的丈夫。

  外界传闻,两个人的关系很好,可是在后来的宣传当中,张松文表示,即便如此,娄叶还是不愿意和自己说话。

  这不是开玩笑,在电影拍摄的时候,某天收工,张松文回酒店进电梯,迎面碰到娄叶,这才知道,两个人居然住在同一间酒店里。

  那个酒店的年头很长,电梯也是那种特别老式的电梯,也就一平方米大小,张松文一进去就后悔了。

  “整个二十层的时间里,我们俩谁都没说话,快到二十层的时候,他忽然问我:《变形金刚》看了吗?我当时也很慌,接了一句:你刚买的摩托车啊?”

  电梯门打开,两个人都直接走人,全都是一脑门子的汗。

  这就是娄叶的性格。

  所以,赵浮生对于他不找自己,反倒是直接很正式的去公司拉投资,倒是可以理解。

  他就是那样的人。

  “谁啊?”

  范宝宝听到赵浮生打电话,随口问道。

  “娄叶。”

  赵浮生笑着解释了一下,说道:“你说这家伙,是不是让人无奈。”

  “别扭的脾气。”

  范宝宝总结道:“现在的第六代里面,估计也就只有他还在坚持了吧。”

  赵浮生一怔,随即默然不语。

  第六代导演指八十年代中、后期进入北电导演系,九十年代后执导电影的一拨人。

  以娄叶、王晓帅、贾科长、张圆、路学章、张阳、关虎、王安全为代表。

  至于和梅婷李小冉深陷情感纠葛的那位,纯粹就是给自己脸上贴金罢了,那是个什么东西啊!

  这批第六代导演里面,赵浮生最欣赏的,无疑就是娄叶。他是极度风格化的一位电影导演,说是电影作者也不为过。

  凡是极度风格化的导演,极其容易辨认,也很难被外界理解。可以说是鲜明地不能再鲜明,模糊地不能再模糊。

  娄叶早期的作品中《危情少女》曲颖参演,画面拍得一度像恐怖片,从氛围的营造上、画面色彩等看一眼真的会误以为是拍的恐怖片。

  娄叶电影的内核是文艺,通过《颐和园》余红的口说了“欲望得不到满足,行动必要受阻”。

  说白了,就是带点颜色的东西。

  在他看来,那是展现自己电影的风格的一种方式。

  比如《苏州河》,那是表达一种爱情的幻灭感,你说“假如有一天我不见了,你会找我么?会一直找么?会找到死么?”一连串的“会”,美美却说“你撒谎”。

  一句话来总结就是北岛的那句“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爱情和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深夜饮酒,都是梦破碎的声音”,大抵是对八十年代自由主义的缅怀和向往吧。

  凡是过去了的要么成为包袱,永远都不得和解;要么成为改变未来的种子。

  当然,还有王晓帅,这家伙很有创意。

  黑白片《冬春的日子》找的是其现实中的美院附中同学刘小东和喻红出演,其中的双人动作表演当时确实很大胆,

  从演员层面来讲,郝蕾和郭晓冬、喻红和刘小东都演出了导演想表达的情欲背后的虚无感,或者说情欲是逃避现实的口子,但是从导演本身来讲,王晓帅有模仿娄烨的痕迹。

  没办法,圈子就那么大,别人在做什么都清楚,很多时候自己想做事的时候,不自然得会借助别人的方法去做。

  《十七岁的单车》和《青红》应该是他比较出名的两部片子,两部片子都有大美圆。

  另外,多年以后,王晓帅赏识的导演胡波,为我们奉献了《大象席地而坐》,值得赞扬。

  剩下的,是赵浮生接触不多的贾科长。

  老贾这个人,怎么说呢,很有意思。

  哪怕时至今日,未来影视在圈子里风生水起,贾科长也没有仗着和赵浮生当初的贫贱之交而做点什么。

  他一直在努力拍自己认为合适的东西。

  这一点赵浮生倒是觉得很不错。

  记忆里,老贾曾经客串过某个电影,里面有句台词很有意思,他说:“说白了大家都是没本事的人,你这个样子怎么在江湖上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