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偶像的地位-第2/3页



  “好吧,再等等。”

  赵浮生点头,耐着性子继续看了下去。

  很快,两个主持人总算说完了,终于离开了舞台。

  他们下去的时候,下面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估计也都和赵浮生一样,是因为看到他们总算走人了。

  没办法,太能说了,而且时间拖的也太久。

  “甭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主持人都喜欢说一大堆没用的。”赵浮生眨了眨眼睛,对身边的胡东海笑道。

  胡东海脸上原本没有什么表情,听到赵浮生的话,嘴角抽搐了一下,没吭声,但还是点点头。

  他觉得赵浮生说的没错。

  作为赵浮生的保镖,胡东海也见识过不少大场面,未来集团那边偶尔有安保任务,张谦也会

  把他抽调过去,晚会什么的倒是参与了几次,事实上,就像赵浮生说的那样,基本上只要是晚会,这些主持人基本上就是最被诟病的存在。

  废话多,串场多,迟迟不进入正题。

  这都是让人相当无奈的习惯,有时候让观众恨不得把电视机砸烂。

  幸好,这时候上来了一群少女,倒是让赵浮生的心情好了不少。

  “咦,是她们?”

  胡东海这一次居然先出声了,惊讶的看着那几个女孩子,对赵浮生说道。

  赵浮生定睛一看,也笑了起来:“还真是……”

  “董事长,您认识?”

  朴善英在一旁有些诧异的问,她可不知道,赵浮生竟然还认识韩国的女偶像。要知道,就连她自己,也不认识这几个女孩子呢。

  “不认识,见过而已。”赵浮生笑了笑,对朴善英道:“应该是女团吧?”

  “嗯嗯嗯,好像是。”

  朴善英点点头:“我也不太清楚,对于偶像这些,我不太关注的。”

  这是实话,别看韩国这些偶像歌手看似很光鲜靓丽,华夏这边甚至不少粉丝都觉得自家偶像如何如何努力才出道的。

  事实上,在韩国本土,对于这些偶像歌手的评价,是非常低的。

  娱乐圈的“偶像”一词,起源于日本,写作“アイドル”,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爱豆”。

  日本维基百科是这样解释“アイドル”的:由具有偶像被崇拜的人或物憧憬的拥有狂热粉丝的人等意味的英语而来,根据文化而被赋予不同定义的词语。因此,偶像有着就是贩卖青春和梦想的年轻艺人的说法。

  但与“明星”一词不同的是,“偶像”更侧重于平易近人,没有距离感。他们是可近距离接触、可幻想的,因此为了保持粉丝的这种可幻想性,偶像们也有着“恋爱禁止”的条例。总之,作为给粉丝们带来梦想的职业,偶像的形象必须是健康、积极向上的。

  日本的偶像文化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年开始发展,而作为日本文化的舶来品的韩国偶像文化,在充分吸取了邻国的经验后的九十年代中期迅速成型,这个时期涌现了一系列的偶像团体。

  在韩国,偶像团体出身的成员,哪怕人气再高,无论之前是否有出演过电视电影作品,是否有展现过演技才能,一旦发布新闻要出演某部电视剧,即使只是在选角阶段,也会遭遇大量的恶评。

  这种先入为主,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的普遍现象,纵观全世界的吃瓜群众,都是独一无二的奇葩现象。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大部分人眼中看来,韩国偶像都是流水线生产,基本上千篇一律,包装一下就能够出道。

  韩国大众认为偶像是经过包装以后,唱着别人写的歌,跳着别人编的舞,穿着华丽的衣服在舞台上贩卖青春,就可以拿着高额的收入。

  而且,韩国人对于天然美和学历谜之执着,造成了金泰熙、宋慧乔型高智商和纯天然的美人们被热捧至今,而偶像们大部分都学习成绩不好,学历偏低。

  这样的情况下,年轻人做偶像,基本上在韩国,就属于是不被看好的行为。

  最直观的提现,就是韩国的演员们偶尔会有人和豪门联姻,但偶像们,基本上到最后的结果,要么是找个圈外人,要么就找个圈内人。

  哪怕李孝利那样的最顶级歌手,最终结局也只是找了一个普通人男朋友,丑的简直令人发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