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8章 到底像谁?-第2/5页





        说的有点深度,所以后面的话,团团有点卡壳,说不上来。

        但他想要表达的意思,杨若晴和孙氏都听明白了。

        团团的意思很明白,就是,娘是嘎婆的孩子,孩子吃娘买的零食,很正常。

        就好比他们小哥俩,吃娘杨若晴买的零食,天天吃,这没啥。

        “嗯,我团宝说的对,你们都是嘎婆的孩子,孩子的孩子,嘎婆买的零食都是给你们吃的,你们一起吃,一块吃。”

        最后,孙氏出来对这番话做了一个总结,而四个人也都进了杨华忠和孙氏的屋子。

        屋子里原本收拾的很干净整齐,桌上一尘不染,床上的被褥也是晾晒干燥,折叠整齐,进屋就能嗅到一股被子散发出来的阳光的味道,给人感觉非常的舒服。

        但是此刻,这屋子里又多了一些东西。

        那些东西就是杨华忠和孙氏的行李,从庆安郡带回来的。

        桌上,放着一只竹筐子,竹筐子上面盖着一块红布。

        孙氏把圆圆稳稳当当放到地上,然后牵着他们往放竹筐子的桌子那边走去,到了桌边,孙氏松开手去揭开竹筐子上盖着的红布,两个小家伙也没闲着,一人找了旁边一把凳子,因为穿多了衣服,所以都是在笨拙的往凳子上爬。

        孙氏担心他们两个摔下来,赶紧要去扶。

        杨若晴说:“娘不用担心,没事的,他们两个都是这样爬的,摔不着。”

        “这么厉害了啊?呵呵,那也得小心着点儿,万一摔着了可疼呢!”孙氏说。

        孙氏是个典型的慈母类型,尤其是在对待孩子们这块,更是小心翼翼,生怕有一点点差池。

        这样的养育孩子,也不是说不好。

        只是有时候保护得太紧了,反倒让孩子变得娇气。

        说到这里,或许有人就会反驳了,既如此,那为啥大安和小安是孙氏养大的,咋也没娇气呢?

        一个是状元郎,念书的时候无比的自律,不管是酷暑还是寒冬,都是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读。

        所以经历十来年的寒霜苦读,从小小的长坪村一步步走向外面,走到了金銮殿,成了那一届的新科状元,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材……

        至于小安,那就更不必细说,十六岁的年纪就上了战场,腥风血雨,无数次跟死神擦肩而过。

        孙氏自己带大的孩子,一点儿都不娇气。

        但是杨若晴却很担心孙子孙女和外孙们再这样被她呵护下去,会娇气。

        为啥呢?

        因为自己的崽,和隔代的崽,有些不同。

        当年孙氏做娘的时候,那是忙着土里刨食,哪里能天天啥活不干就跟在几个孩子身后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