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这样的情怀-第2/2页



  1995年初,两人之间的胜负渐渐清晰起来。

  6月30日,倪观澜被免去联想总工程师的职务。

  柳总按照自己的想法改造联想,又是股权改制,又是呼吁支持国产品牌,大打爱国情怀牌。

  他把联想塑造成民族计算机工业的旗手,鼓吹联想正在代表国产电脑品牌,与西方电脑品牌展开一场大决战,号称这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民族保卫战。

  他四处游说,谋求政府支持,在很多政策采购招标中,屡屡挫败跨国公司。

  他把第10万台电脑送给了因研究“哥德巴赫猜想”而在20世纪70年代末成为中国知识分子榜样的著名数学家陈景润。

  他强行控制成本,机箱用最薄的钢板,工艺也很粗糙,造价只有进口机箱的1/8。

  通过廉价优势和民族情怀的助推,联想电脑市场份额持续上省。

  而国外电脑品牌,则不适应这种价格战,他们轻敌,反应慢。

  到95年底,联想成为了最受消费者喜爱的品牌,远远超过了国外品牌。

  国外电脑的技术,终究没有抵过国产电脑的低价。

  联想获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占据了最高的市场份额。

  多年以后,联想的电脑卖到了全世界。

  只不过,同样配置的电脑,国内价格,要远远高于国外。

  这个在94年把华为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华夏高科技企业,也确实风光过一段时间。

  不过,二十多年以后,双方的差距,大的惊人。

  2015年,华为利润369亿元,联想巨亏8.4亿元。

  2016年,华为利润371亿元,联想48.59亿元。

  2017年,华为利润475亿元,联想50.48亿元。

  2018年,华为利润593亿元,联想43.62亿元。

  巨大的差距,从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为倪柳之争做了一次评判。

  星期六。

  吃过晚饭,倪观澜坐在自家客厅的沙发上,思考着“龙芯”的规划。

  尽管和柳总争执不断,但他的精力,还是主要放在工作上。

  “叮咚、叮咚……”

  清脆的门铃声,将倪观澜从沉思中惊醒。

  打开门,门口站着一个笑容满面的年轻人,手中提着一袋水果。

  “是倪院士吗?您好,我是天车电子信息公司的谢劦,冒昧来访,关于电子信息方面有些问题想向您请教,不知道是否方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