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狂野时代-第2/3页



  现在,王弘毅回来了,回到了这一个生机盎然的狂野时代。

  重新坐在了牌桌上,王弘毅翻开手中的牌——

  哇,双王四个2,满手的炸弹!

  这么一手好牌,能不赢吗?

  王弘毅要做的,无疑就是赢得更多,赢得更加漂亮。

  当然,这对于现在的他来说,绝非难事。

  兴奋了好一阵子,王弘毅的心神渐渐平息了下来。

  “今天是七月一日啊!”王弘毅脸露苦笑,这个时间点也太巧了。

  对于王弘毅一家来说,1992年7月1日也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

  就在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吃晚饭的时候,检察院的工作人员忽然登门,将身为市食品厂厂长的父亲王卫民带走了,然后一直不诉不审不判羁押在看守所,直到两年后因为摔断了腿才被放出来。

  王卫民的腿摔断以后,由于未能及时治疗,导致左腿瘸了,影响走路,他整个人变得脾气暴躁、沉默,后来虽然也多次尝试创业,但都不顺,反而增加了家里的外债。

  王家在食品厂的住房被新厂长收了回去,母亲宋慧珍带着王弘毅住到了郊区外公家,为了还债、照顾一家人,宋慧珍累弯了腰愁白了头。

  在王弘毅的印象中,从这一天开始,家里面便没有了欢声笑语,氛围变得压抑、沉闷。

  如今,王弘毅回来了,他不能再让历史重演。

  可是,现在只有半天时间,就算他有满手的炸弹,也要有出牌的时机啊!

  “搞快点,搞快点!”汽车在荣州市客运站门口停下,司机不耐烦地催促要下车的乘客动作快一点。

  王弘毅下车,四下打量,90年代的荣州市区显得朴实无华,建筑物都是灰扑扑的,也看不到什么摩天大厦。

  路上的公交车都背着天然气包,人们称呼它为气包车,其真正名字叫做“常压燃气车”。

  60年代初,我国石油短缺,于是直接将煤层气加以利用,用一厘米厚的黑色橡胶做成长八米宽两米多的气囊放在车顶上面,用黑胶高压水管从车窗牵入车厢安装在引擎上。

  气包车行驶在公路上,顶上的气囊随之慢慢焉下去。

  荣州市直到2000年以后,这种气包车才彻底淘汰。

  王弘毅买了两包烟放在包里,乘坐气包车到了市政府门口,为了不让父亲蒙受不白之冤,他要想办法争取出牌的机会。

  今年初,父亲被评为全市优秀企业家,受到市政府的表彰。

  市长吕正文亲自给他戴上大红花,并且在讲话时公开支持王卫民把食品厂做得更大,走出西川省。

  评选全市优秀企业家并进行公开表彰,是吕正文今年推出的重大决策,是他推进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布局。

  王弘毅相信吕正文绝对不会容忍有人为了私利对荣州食品厂做文章。

  只要吕正文关注此事,那些人的阴谋就不会得逞。

  塞了一包中华烟,又拿出身份证、学生证证明了自己清白的身份,王弘毅顺利进入了市政府大院。

  九楼,便是市政府领导们办公室所在,九取长长久久之意。

  王弘毅来到最东面的市长办公室,趁着秘书去倒水的机会,通过秘书室,在吕正文办公室门口敲了敲门。

  吕正文抬头,脸露惊疑。

  正在给他倒水的秘书神色微变。

  王弘毅不等他们开口,直接道:“吕市长,我是荣州食品厂厂长王卫民的儿子王弘毅,我有重要情况向您汇报!”

  “王卫民,他让你来的?”吕正文脸上疑惑之色更浓。

  王弘毅直接走到吕正文的办公桌前,不卑不亢道:“是我自己来的,我爸马上就要被抓起来了!”

  吕正文示意秘书出去,右手在桌子上敲了敲道:“为什么呢?”

  “有人想打食品厂的主意,我爸挡了他们的路!”

  吕正文神色微微一凛,目光盯着王弘毅道:“我怎么没有听说,你有证据?”

  王弘毅摇头说:“我没有证据,吕市长,我是西南财大的学生,我以人格担保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的。我爸这些年辛辛苦苦把食品厂发展起来,除了工资奖金,没有往家里面拿一分钱,他还是全市首批优秀企业家,您亲自给他戴红花表彰,我现在冒昧来找您,请您过问这个事情,让我父亲受到公正待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