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1章,风尘渡口来怪客-第2/3页



  吴掌柜听了,多少有些生气,脸上阴云乍现乍散,立马赔笑道:“各位听的高兴,吃的高兴,我赚钱也高兴,两全其美,有何不可。再说,作生意的也不容易,有几个不爱钱的。”

  转而对又对铁嘴张三笑道:“今天难得先生莅临,小店蓬荜生辉,荣幸之至,先生今天吃饭住店都免费。”

  说完又挽留了几句,铁嘴张三见此情形,盛情难却,而大家再没有离场的意思,于是重又回到了台上。

  只听铁嘴张三继续讲道:“话说太宗皇帝践祚初年,民间盛传,‘唐三世后,武主乱唐。’谣言不胫而走,不久传到朝堂之上。

  太宗皇帝乍听之下,颇为惊骇,立即诏精通易理,深研术数的国士李淳风推算大唐国运。李淳风告知太宗皇帝,民间所传,恐非空穴来风,很可能会应验。唐太宗这一惊非同小可,再问李淳风详细端倪,李淳风不愿再泄天机,便推说详情不得而知。

  太宗皇帝便以为所谓武主乱唐,定是姓名中包含‘武’字的臣子,于是立即诏吏部送来百官名册,凡名字中含有‘武’字的人,无论是大权在握,亦或是羽翼尚未丰满,官职卑微者,皆以欲加之罪,横加屠戮,一时间满朝文武无不为之战栗惊悚。”

  那青衣少年听到这里,不禁问道:“太宗皇帝此举未免殃及无辜,也不知后来有没有将此祸胎除去?”

  铁嘴张三笑道:“这位小兄弟说的好,我朝太宗皇帝以仁德治天下,此举看来也是继玄武门政变之后,太宗一生政绩鲜有的污点,到如今这段公案也是罕为人知了。

  但话又说回来,为了挽救大唐国运,换作是谁当政也不得不采取一些非常手段了。然而后来此举便成为居心不良之人相互攻讦揭发,公报私仇的大好机会。后来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不仅局限与朝廷官员,灾难蔓延到民间,无辜受累者巨万。”

  铁嘴张三续道:“就在这当儿,李淳风倍感歉仄,自谓平生钻研术数,只为利国利民,没想到会闹到如此地步。于是便向太宗建言道‘陛下此举宁枉勿纵,虽说不失为一种办法,然而逆天命而行,实为下策,臣唯恐未来隐忧未除,现下祸患再添。

  即便是侥幸于不知不觉之间将彼就此除去,恐彼再世为人,积怨难伸,将来对大唐江山社稷更为不利。是故请陛下暂息雷霆之怒,以仁德御天下,即便不能改变天意,也能为社稷积福,如此才能令唐室世泽绵长,社稷固若金汤。’太宗皇帝以能纳谏著称,听了李淳风的这番话后,方才作罢。”

  就在这时候,只听咔嚓一声响,从窗户窜进一个手持旱烟管的老者,落在一张八仙桌上,顺手抄起一坛酒,咕噜咕噜灌了几口,长叹一声,漫不经心地道:“可惜没能就此杀掉这祸害,要是掘太宗皇帝于地下,,目睹今日大唐皇室的惨状,可就要肠子都悔青了。”

  那吴掌柜见此人来得突兀,举止言语如此不敬,要不是看在他身手不凡,早就将他轰出去了。

  此时,铁嘴张三突然离座而起,向那老者揖了揖,大笑道:“我道是谁发此高论,原来是二十年前以一支旱烟管,荡平河朔匪窝黑虎寨的‘打穴神手’凌霄凌老爷子驾到,有失远迎,失敬,失敬!”

  凌霄佯怒道:“张铁嘴什么时候变成张油嘴了?什么有失远迎,老汉形影无踪,你如何远迎,平生最讨厌你这种阿谀奉承之人。你说你的书,我喝我的酒,老汉还没死呢,用不着你来拜。”说完又是自顾自喝起酒来。

  铁嘴张三笑道:“前辈教训的是,我张铁嘴虽说知道些江湖事,但武功是差劲得紧,与前辈相去不啻天渊,前辈神龙见首不见尾,晚辈万不能及。不知前辈来房陵有何贵干?莫非……”

  凌霄闷哼一声,哂道:“江湖上都称你为‘江湖太史公’,只道你对江湖事无一不知,没想到消息竟如此不灵通,最近废太子李贤正广邀天下英雄,伪后武氏也秘密派遣杀手,不日将到达房陵,这小小的房陵县马上就要风云色变了。”

  铁嘴张三笑道:“其实我也听到些风声,只是还不确定,这些人所为何来?我只是奇怪,前辈云游天下,侠踪不定,而且淡泊名利,从不效力于任何人,难道最近转了性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