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一四 三海联运-第2/4页





    “这没问题,卑职立刻安排人去做。”

    “这次巡阅河中,沈大人陪同吧。”李昭誉主动要求说。

    沈长河笑着说:“那是自然,卑职自当听候差遣。”

    “沈大人先给我介绍一下红水湾港,既是备课,也是讨论下,明日怎么向外宾介绍。”李昭誉说。

    “大公子,行营不下车吗?”

    “后天开拔,一应生活就在车上了。”李昭誉直接说道。

    沈长河就喜欢这种雷厉风行的风格,本想取来地图再说,却发现李昭誉这里早有准备。

    红水湾港原本是里海的内湖轮渡港,东面是红水湾港,西面是巴库,北面是伏尔加河的入海口河口城,早期是货船来往,后来开通了火车轮渡,火车可是直接开到船上,旅客和货物不用下船了。

    但是最近五年,红水湾的角色又一次改变,主要原因就是‘两河工程’的竣工。

    两河工程是帝国中廷督导的工程,西津行省和远疆区一起实施,绝大部分的投资是内阁和理藩院投资的,所谓两河就是顿河和伏尔加河。

    这项工程包括顿河-伏尔加河运河开通和两河河道疏浚工程。运河开通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河道疏浚比较慢,这不是工程能力限制的,工程就专用的蒸汽动力挖泥船,速度还是挺快的。

    主要是顿河和伏尔加河的上游都处于俄国境内,尤其是伏尔加河。俄国利用这条河流,大规模向帝国出口木材,所以在俄国境内,兴起了很多的伐木场和木材加工厂,而那些伐木场都会把木头绑在一起,形成木排,在夏秋季节,放木排到中下游,其中很多木材散架或者看管不够,就成了河道之中影响航运安全的重要因素。

    从裴元器时代,一直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可外交手段一直没有作用。而李素接手西津之后,来了一招快刀斩乱麻,直接封锁了两国交界处的河道,表示如果俄国不解决这个问题,那么不再允许俄国使用帝国境内的两河河道,那么俄国的木材、粮食和畜牧出口都成问题。

    俄国立刻表示了抗议,因为按照协议,第聂伯河、顿河和伏尔加河向中俄波三国开放,而李素立刻表示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帝国会放弃这个协议。

    其实这种招数裴元器不是不懂,只是三条河的航运关乎帝国商人的利益,他不想得罪帝国商人,反倒是李素,新官上任三把火,暂时不用考虑这些。

    结果俄国人还是屈服了,表示要共同维护两河航运安全,在解决这个问题后,两河工程完工,直接促成了三海联运的诞生。红水湾港成为了河中之地对外的窗口,从这里启程的船可以直接通过伏尔加河、运河、顿河,抵达亚速海和黑海。实现了三海之间的畅通无阻。

    只是因为冬季冰冻,并不是全年通航,但对河中之地的对外联系已经是极大的便利,更不要说从镇北城到红水湾的铁路也在修筑之中。

    三月中旬的日子,里海已经解除了封冻,在第二天,沈长河带着所有外宾来到了红水湾的新港,这里有一艘排水量达到了三千吨客货两用船富隆号,沈长河安排外宾参观了港口的运作,让富隆号进行了进出港演示,并且表示,富隆号会把河中绥靖区出品的牛皮和羊皮、毛料运到西津。

    沈长河专门让人给富隆号安排了开航仪式,表示这是今年的第一次的开航。

    但这并不是事实,富隆号是四天前抵达,刚把各类机械卸载,要运输的货物还没有装货呢,但为了宣传需要还是配合当了一把演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