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二六-第2/3页



  御书房。

  “这些资料是从哪里得到的?”李明勋手里拿着厚厚的一沓资料,诧异的问向自己的二儿子。

  “这是儿臣这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收集而来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李君华小心说道。

  李明勋又看了几页,越发感觉不对。因为太子年纪已经不小了,李明勋已经尝试让他参与政务,平日里在身边不少提点,但能力如何还是要看做事,李明勋索性在侍从室下给太子安排了一件任务,担任参谋,收集古往今来中原王朝征伐漠北的史料,吸取前人经验,原本只是想让因为进入青春期有些躁动的儿子安静下来,不曾想太子总结的资料不仅极为丰富,条条有理,而且很是详实,有些好似是亲生经历一般。

  中原王朝漠北用兵自古就有,而李君华收集的多是成功案例,从汉朝封狼居胥到明成祖五伐蒙古,跨度极大,但受限于中国史书惜字如金的特性,一次史诗般的胜利往往只有千余字甚至几百字的记录,这些资料用作军事资料很不合格,而且各类史料之间相互之间还有出入,因此这些伟大的战争资料只占据了很少的一部分,更多的则是细致的描述。

  “这些和这些,是哪里得到的?”李明勋拿出一沓表格,上面清楚的列举一支两万余人的军队从京城出发向北进入漠北的克鲁伦河流域,所准备的粮草、车马数量,行进路线及注意事项,显然这在史料中是找不到的。

  李君华瞅了一眼,小声说道:“回父皇的话,这是儿臣在昌平取来的。”

  “细细说来。”这种详实的资料实在重要,李明勋不禁深入问道。

  李君华说道:“这实际是满清伪豫亲王多铎平定喀尔喀三部所支持的腾机思叛乱之事,儿臣查阅各种史料,发现这一仗是距今最近的战争,多铎凭借两万余兵飞驰漠北连败喀尔喀三部,并在决战中大败喀尔喀联军五万余,迫使喀尔喀降顺满清。

  因为距今不过二十年,多铎虽死,但当年随征的满蒙八旗将领尚未凋零,而伪清兵部、户部等调兵输粮的资料也尚在,因此儿臣便一面派人把当时的各类资料搜寻来,又带几个书记官去了一趟昌平,找到了几个亲历此事的将领询问,整合之后,便有了这份资料。”

  “君华,你做的很好,虽说资料整理的粗糙些,但这个态度却是极好的。”李明勋不禁夸赞了儿子。

  身为皇帝,李明勋其实很清楚,帝国建立后,军中上下都充斥着对满清的蔑视,这种蔑视一方面是战争结果的彰显,一方面却是自大的表现。如果让统帅部、理藩院或者陆军部去做这类事,他们肯定不会把败军之将的经验当成一回事的。

  父子二人正聊着,李君威悻悻走了进来,看到李明勋,摸了摸脑袋尴尬的说道:“母后没喝药。”

  “我就说你也劝不动吧。”李明勋耸肩说道。

  自昨日起,皇后就是生病不出,却也是不喝药,谁劝都不听,李君威本来以为自己可以耍耍宝撒撒娇让皇后吃药,却也是未能如愿。

  “不如父皇再去劝一次吧。”李君华恳切说道。

  李明勋摇摇头,冲李君威招招手,李君威走到他面前,李明勋在其耳边说了几句话,李君威屁颠屁颠的去了,待小儿子离开,李明勋说道:“不用去劝了,我刚才给你母亲开了个方子让老三送去,你去用午膳的时候,皇后也就病好了。”

  “母后究竟什么病?”太子不解。

  李明勋看了看脑袋已经超过自己肩膀的嫡子,觉得有些事也不用瞒着他了,索性说道:“她没有病,只是君度要回来了。”

  李君华感觉不可思议,连忙想要辩解,李明勋笑了笑:“我没有说你母亲不想让君度回来,她和我一样,很疼你大哥,或许比我还要疼,只不过她不希望你大哥参与北伐,当年我答应过你母亲,征伐漠北,兄弟之中只带你一人去。”

  想了许久,李君华说道:“母后实在不该参与政事,也不该以生病要挟父皇。”

  李明勋拍了拍李君华的脸,说道:“你的母亲虽然出身朱明皇族,端庄大度,但在这种情况下,她只是一个一心保护儿子的母亲罢了,当事关于你,那些得体大方通通都会抛诸脑后。君华,或许别人可以怪她,但你不要责怪她,她做这些,还不是为了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