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君子六艺(一)-第2/3页



  “罗教习休要如此客气,你可以放心,以后绝对没有人会再找你的麻烦,好自为之!”陆离的话语声幽幽传来,眨眼间人影却已在几十丈开外。

  罗梓伦寻摸了全身上下,并没有半点受伤,心中不禁骇然;陆离对力量的掌控竟然已经精妙如斯,强似书院里几个早已进入先天多年的先生。

  陆离顺着另外一条山路,盘桓到了书院的湖心亭附近,这儿是乐科的教学场地。

  远远的,陆离便看到那绿如琥珀的平湖四周,三三两两地聚着一些身穿白衣黑领学子服的书生;这些人中有男有女,或坐或立,他们都带着一些乐器,有横笛,有长箫,有琵琶,有古琴;甚至有一女子还带着一个半人高的大鼓,她身着红色劲装,额头上系着飘带,英姿飒爽,煞是好看。

  在场所有的人,此时都凝望着湖心的凉亭之中。不一会儿,一名男子踏水而至,入了亭中;他一袭青衣,手上更拿着一根碧绿色的玉笛,丰神俊朗,黑发柔润如浮云;

  众人只见他躬身向一名早已在亭中等候的女子行礼,嘴上说着什么。

  那女子杏眼桃腮,五官很是精致动人,只是年纪稍大,身材略微丰腴了些,身上穿着明黄色的丝绣棉袄,百褶长裙,有种成熟的韵味,很是动人。

  陆离有意听听那边在说些什么,正要发动灵慧轮,却听得不远处有人细语道:“今日暮云师兄又迟到了,不知道绿筠老师要罚他什么,若是像上次一样让他抓来百鸟,学会那百鸟鸣叫的声音,那就热闹了。”

  又有一女声娇笑道:“这算什么,传说琴圣戴义为了学习那俞伯牙的‘高山流水’,孤身一人进入妖族占据的秦岭深处,三年之中,手不沾琴,怕沾染琴的匠气;更不听皇帝的宣召,只为了体会那高山流水的古韵;这才做到了由琴入道。”

  “师妹是要我效仿戴义,三年不碰师妹的身子么?”那男子调笑道。

  “讨厌啦!你是要效仿戴义做那太监么?......别碰我!”

  陆离听到这么精彩的一段,不禁瞠目结舌,“改天要去和老陈谈谈了,堂堂书院,分宜首善之地,竟然。。。。。。”

  世风日下啊!

  再放眼往凉亭看去,便见那绿筠老师已然端坐在亭中的案几之前,闭上双眼,双手平放在古琴的琴弦上抚摸;云师兄却露了手绝妙的轻功身法,飞到了凉亭的檐角之上,手握玉笛,作沉思状。

  整个湖泊周围的人都被气氛所感染,不再发出任何响声,空气都好似停止了流动。

  陆离沟通灵慧轮,静静感受湖泊附近众人的呼吸声,冬日里融化的雪水流入平湖的潺潺声,还有细微冷风的轻吟。

  平湖之中,突然有涟漪出现,却是那深处的鱼儿带动了水草晃动;绿筠好似抓住了这点律动,睁开双眸,中指轻捻琴弦。

  一阵欢快的旋律从凉亭流出,如平湖之上翠鸟幽鸣,屋檐之下融雪滴落,慢慢地汇成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让众人听得如痴如醉。

  此时,悠扬的笛声传出,云师兄的笛声节拍与琴声浑然天成,仿似深水惊雁,穿过恬静的平湖,与琴声相互缠绕嬉戏,最终融为一体,难分彼此。

  一曲终了,湖边掌声雷动,什么“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什么“听闻此曲,三月不知肉味!”之类的话语不绝于耳。

  陆离听得无趣,正要转身离去,忽然听到亭内绿筠老师叹道:“心不外想,卷舒自若,气血平和,方能做得到意与神合,琴声亲近自然,合乎其道;暮云,你的心乱了!”

  那暮云从凉亭顶上翻身而下,神情激动道:“老师,我。。。。。。”

  绿筠抬起手,止住他的话,淡道:“国子监的学生音律都不足虑,唯有一人,受过琴圣他老人家的指点,从辈分上来说,我也只是他的后辈。你现在这个样子,让我怎么放心?”

  听到有关蔡珞父亲的事情,陆离心念一动,正要再听,却听那暮云叫道:“老师,我心意不通达,如何能做到意与神合?!”

  绿筠听了,沉默半晌,忽然起身唤道:“诸位学子听着,下午的课便到此为止,各位都散了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