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八章 留之一命



  这一句话掷地有声,引得几乎所有人都侧目而视。。。品書網而只有贾诩看得出来,郭嘉之所以说出这句话,除了他自己的意见外,其实也是刘范的意思。刘范若是真想杀曹‘操’,应该在贾诩说完之后该同意下来了,而不会还犹豫不决,还逐个地询问众将的意见。刘范把郭嘉留到最后,是想让郭嘉替他说出来。贾诩看穿了这一点,也知道,刘范不会杀曹‘操’。

  刘范这才欣悦地点点头。本来他不想杀曹‘操’,只不过众人都想要置曹‘操’于死地。刘范身为主公不好一个个的驳斥,最好是借他人之口说出来,然后他在陈述理由,这样才能不伤感情,维持身为人主的威仪,办事也水到渠成一些。郭嘉本来是个冒险主义者,而且在原来的历史轨迹,刘备被俘入许都,又被汉献帝认亲为刘皇叔,曹‘操’也曾纠结于杀不杀刘备。当时以荀彧的所有谋士武将都力劝曹‘操’杀了刘备,但只有郭嘉力主让曹‘操’留下刘备的一条‘性’命。有鉴于此,刘范猜想郭嘉一定也不会劝他杀掉曹‘操’,最为适合做那个为他代言的人,所以刘范故意留郭嘉到最后询问。而郭嘉也没有让刘范失望。虽然这本来是他自己意思,但本着做戏做全套的原则,刘范还假模假式地问郭嘉道:“哦?众人都劝孤趁此机会杀掉曹‘操’,毕竟曹‘操’此人的威胁太大。为何唯独奉孝劝孤留曹‘操’一条命呢?难道,曹‘操’是奉孝的旧相识吗?”

  郭嘉笑道:“大王取笑嘉了。嘉自幼家贫,家只有老母一人,怎可能结识曹‘操’?嘉之所以劝大王留曹‘操’一条命,其实也是为了大王着想。放眼天下,当今能与大王匹敌者,只有曹‘操’一人。而且嘉在颍川书院时,也曾参加过月旦评,也得知曹‘操’被高士预言,治世能臣,‘乱’世‘奸’雄。观曹‘操’所为,可知此言不虚。诚然,若杀了曹‘操’,大王又少了一个劲敌,天下也能尽早统一于大王手。”

  刘范饶有兴致地说道:“是啊!那为何不杀他呢?”

  郭嘉笑道:“大王,您现在才二十一岁,青‘春’鼎盛,将来的日子尚有一个甲子。若是曹‘操’这么轻易死了,天下那么容易统一,那大王岂不感到单调乏味吗?”

  众人一听,都有些愣神。刘范还是假模假式地点点头,说道:“听奉孝这么一说,到还真有点这个意思!继续说!”

  郭嘉说道:“诺!大王,嘉以为,人生在世,尤其是大王这般人物,当与天下英雄逐鹿原,胜者为王,怎能平淡无地过完一生?现下,天下即将大‘乱’,时局必将变动。这时,正是大王与天下群英争夺天下的百年不遇的好时机。大王应当在战场堂堂正正地战胜所有劲敌,而若无敌手,又怎能彰显得出大王的天命所归呢?而没了曹‘操’,大王的敌手不过都是些庸碌无为之人,战胜他们而收受天下,岂不令人气馁乎?设使轩辕氏之无蚩尤,轩辕氏岂能不落寞?设使高祖之无项王,高祖岂能堪称王者?设使武帝之无匈奴,武帝怎可谓千古一帝?设使光武帝之无王莽,光武帝甚至都不能继承大统!在大王身也一样。雄者如大王,也只有经过与曹‘操’之辈的一番拼杀,方显英雄本‘色’!”

  郭嘉这一番话,惊得众人都愕然,但也让众人‘激’动不已,血脉贲张。刘范满意地给郭嘉鼓掌,欣悦地说道:“奉孝这番话说的好啊,都说到孤的心头去了!”

  郭嘉又笑道:“所以啊,大王不仅不能杀曹‘操’,更应该放他一马,也好日后与大王一争高下,看看谁才是天下雄主!再说了,算大王想杀曹‘操’,嘉还不答应呢!之前大王曾说过,曹‘操’必将成为嘉的劲敌。嘉还想和曹‘操’谁人智谋更高呢!有如此良机在,嘉一向莽撞,又怎会放过呢?”

  刘范说道:“奉孝说得对!”说着,刘范环顾众人,说道:“看看在场之人,最年长者和,也不过三十多岁,最年幼者丁宁尚未加冠‘成’人。孤所愿,当是与众位一道努力,厮杀疆场,决胜千里,杀破群雄,定鼎天下!若无曹‘操’,我等人生,哪还有什么意趣可言呢?故孤决意留曹‘操’一命,不再索求朝廷将曹‘操’‘交’出。他日,我等定要与曹孟德在疆场相遇,说不得,更要与曹‘操’更凶险之劲敌相遇疆场。诸君,可有信心,与孤一道,战胜之、杀败之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