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天下大义-第3/3页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话虽然不是王安石亲口说的,但也代表了当时变法派的态度。但实际上,这三句话都没有超出孟子理论的框架,孟子本来就是以一个不守条条框框的面目出现的。

    用李觏的框架,徐平还不至于做到如此极端,能够用更加缓和的方式溶入进现有的思想当中。这个年代如果有一个人可以帮着徐平做到这一点,那只能是李觏。当年与李觏相识只是偶然,但经过这一段时间不断的书信往来,谈论一些学术问题,徐平和李觏已经自觉地成为了学术思想上的同路人。

    现在的惟一的问题,就是这个理论的框架虽然已经搭好,但还没来得及把地基夯实,没有来得及把房子建起来。赵祯现在问徐平,着实是着急了一些。

    (备注:不知道读者愿不愿意看古今思想的碰撞,我知道神作书吧者们都是避开的,肯定有他们的理由。因为后面的改革,会从意识形态、政治改革、经济改革、社会改造等几个方面展开,我尽量集中笔墨,把这个问题简单梳理一下,以免有的读者后面一头雾水,因为这些内容后面基本就不会再涉及到了。)(未完待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