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九章 李定国光复山东-第2/3页





    当然,吴三桂知道光凭借脑袋上的辽王头衔去投靠南明,即使南明接受了,他今后也别想再翻身,顶多做一个太平王爷而已,为了能取得最大的利益,吴三桂就决定拿图赖和苏克萨哈的脑袋当敲门砖,加上图赖手里的人马,也算是大功一件;另外,吴三桂对明朝确实有感情,他当年确实是以明朝故臣的身份请满清出兵剿灭李自成,可事情的发展逐渐的脱离了他的掌握,多尔衮比他厉害,外面宣传他已经投靠了满清,内里又让阿济格跟他绑在一起,他要是稍有异动,结果就是被消灭,久而久之,就变成了现在的局面。

    李定国对清军弃城野战也很头疼,虽然收复了大片的失地,但清军却掩藏其中,隐患非常之大,而负责剿灭清军的刘文秀和高一功进展不大,有限的几次交锋都没占到便宜,唯一的好处是利用这段时间把山东半岛也收复了,那吴三桂竟然也有样学样弃莱阳城而逃,不知隐藏到什么地方去了。

    李定国和李过坐镇济南,统筹着山东的大局,而蔺养成也在二十天前到了济南,辎重粮草火炮等物的送达,使李定国解除了后顾之忧,李定国已经知会了朝廷和阎应元,让阎应元着手安置新的地方官员,撤换关押满清的官员。

    李过一大早就来见李定国,“大帅,吴三桂到城外了。”

    李定国啊了一声,“这厮来的好快,马上点兵迎战……!”李定国有些纳闷,怎么吴三桂跑到济南来了,真是不知道死活啊!

    李过一笑,“大帅,迎战就不必了,人家给大帅送了一封文书,请大帅过目。”李过将吴三桂射到城内上书李定国亲启的书信递给李定国。

    李定国略微诧异的接过书信,内容自然是吴三桂赚清军的过程,后面是对自己“忍辱负重”的一番陈述,最后的落款却颇为讲究,乃是辽王吴三桂的印信。李定国虽然是侯爷,但他现在是东路北伐军的主帅,权力比真正的王爷还高出许多,而吴三桂这个模棱两可的辽王自然也非常的客气,言语之间虽然没提任何归顺的词句,但内里的意思却是处处透露出来了。

    李定国把吴三桂的书信递给李过,等李过看完了他问,“听战报说,李成栋已经反清归明,但具体的身份却还悬着等皇上定夺,这吴三桂又摆出辽王的身份,真是不好处理啊!”

    李过一笑,“不管怎么样,吴三桂算是把图赖和苏克萨哈给坑了,这样一来,山东大局已定,至于如何处置吴三桂,还是飞报皇上定夺吧!不过眼下我们得好好招待人家,毕竟吴三桂的这份大礼不轻啊!”

    “嗯!说的是,这样吧!让吴三桂的人马全部缴械,等候皇上的处置,这样也可以看看吴三桂的底线是什么,只要他听咱们的,想必也玩不出什么花样来。”李定国说着叹了口气,“至于那些鞑子,看来得跟阎剃头学了,我军粮草虽然充盈,但还不可能供养着这么多的鞑子,全部处决吧!”

    李过哈哈一笑,“这样甚好,不过处决鞑子,末将倒有一个好主意,那就是让山东当地的乡绅地主来动刀,凡是有头有脸的,以前跟鞑子过分亲密的,让他们断绝了心里的念头,大帅你看可好?”

    李定国点头答应,如此一来,山东人算是和鞑子结仇了,到时候北上的时候,想必后方一点乱子都不会有,何乐而不为呢!

    吴三桂的部将一听让他们缴械进城,一个个都表示反对,那样一来岂不是太阿倒持,把小命交给人家了吗!

    吴三桂把脸一沉,“都到了这个时候,无有退路可走,全部缴械,听凭李定国的安排。”吴三桂心中有底,知道李定国做不了主,最后怎么安排他的人是弘光帝,所以他的安全一以及人马方面,李定国不会过分危难他,至于缴械进城,在情理之中。

    李定国对吴三桂确实很客气,毕竟吴三桂接受过明朝辽王爵位的册封,等了解了吴三桂的家人已经在北京罹难后,李定国知道吴三桂是没有了牵挂才作出这样的决定,否则两下怕是要刀兵相见呢!李定国也想,不知那陈圆圆究竟有何姿色,竟然让吴三桂几次做出反复的举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