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三章 绵延封火战中洲-第2/3页





    李成栋抽了一口气,“不妥啊!我们既然这么想,鞑子肯定也会想到这一计,说白了也就是围魏救赵而已,我看还得分兵回河南一下,一旦桂王北上,鞑子肯定会想到南下,以此来互相掣肘,你们觉得呢!”

    金声桓和高狄都点头,高狄一皱眉,“这样吧!我带领三千人回去,天亮的时候党守素的人马肯定能到,把大炮往河边一架,鞑子绝对过不了河,就这么办吧!”众人商议妥当后,由高狄引兵回师河南,李成栋和高元照分兵回救朱由榔,而金声桓则北上夺取新乡。

    就在河南陷入激战的时候,李定国的东路军也没闲着,大军轻取郯城后马上逼近山东腹地,连克枣庄临沂,军威日盛。当然,李定国之所以能进兵如此迅速还是借了海军的光,施琅和沈廷扬的海军一路骚扰京津,一路复袭登州,造成了山东兵力严重不足,想阻挡都不知道该如何阻挡,大有捉襟见肘之势。

    这也是弘光帝在制订战略的时候充分考虑到的,全面进攻之下,满清方面的兵力肯定不足,再加上明军在海上占据绝对优势,北伐的胜算是很大的。

    满清在山东的主帅是鳌拜,手中的兵力不足六万,面对李定国的咄咄逼人之势他也头痛的很,登州方面已经送来了急报,但鳌拜却不敢派兵前去支援,生怕李定国趁势突入济宁,那样一来山东危矣。

    阿哈旦进来的时候正看见鳌拜长吁短叹,“大将军,为何不派兵增援登州?万一明军在登州登陆,那我们岂不是要两线作战吗!”这阿哈旦是满清开国名将扬古利的儿子,而那个被明军狙击手干掉的塔瞻则是他的弟弟。

    鳌拜摇摇头,“明军就是希望我们增兵登州,所以才会派水师骚扰那里,一旦我们分兵,李定国肯定会突入济宁,那时就更展不开手脚了。李定国现在正在观望之中,肯定是看我们的动作再行确定主攻方向。”

    阿哈旦把嘴一撇,“大将军什么时候这么小心了?我们难道就等着李定国杀过来吗?难道就不能主动出击,末将认为我们完全可以突入明朝境内,扰乱李定国的后方,这样一来不但能化解眼下的危势,还能振奋军心。”

    鳌拜不是没想过这个办法,李定国大军五万多人连克山东数城,他的手早就痒痒的想打了,可为了大局他不敢动,顺治皇帝刚刚亲政,现在最需要的是稳定,只要稳住了就什么都好办了,此时不应该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

    鳌拜正和阿哈旦谈论这个事的时候,就听见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俩人抬头一看都欣喜非常,来的人是苏克萨哈和图赖,这两个人来了就说明京城方面已经稳固,顺治已经把权力都收归了手中。

    图赖把北京的事情交代完后,看看鳌拜,“我们这次带来了两万人马,皇上说了,事情都已经结束,现在该是看我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登州那边已经由吴三桂去支援,我们商量一下怎么对付李定国吧!”

    鳌拜听了图赖的话才知道顺治皇帝竟然想过退回山海关内,最后还是孝庄太后极力反对才让顺治皇帝打消了退出关外的想法,说的也是,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怎么能说撤就撤呢!现在大清国的疆域可比宋金对峙时的大金还辽阔呢!应该保持下去,拓展下去才对。

    “这样就好了,我正和阿哈旦谈论这个事情,既然京城诸事已定,登州又有援兵解围,那我们还等什么,阿哈旦,就依你刚才所说,我们即刻南下,也不必一路攻府夺县,就这么杀下去,先给明军制造一下紧张情绪吧!”鳌拜此时没有了心事,情绪顿时高涨,“我们南下后,李定国肯定坐不住,一定能寻找到机会消灭他。”

    阿哈旦点头称是,“这样最好,就像当年打朝鲜似的,干嘛非得一个城池一个城池的打啊!直接进攻敌人的心脏地带才是上策,我们这次最好能打到南京,那样才过瘾呢!”

    苏克萨哈虽然是正白旗的都统,但他其实是皇太极生前最为倚重的心腹,对顺治也是忠心耿耿,这次能清算多尔衮的势力,他功不可没。

    苏克萨哈吧哒吧哒嘴,“这个一定要好好计划一下,万一陷入敌人的后方被敌人缠住,那就不妙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