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四章 这个不是我教的-第2/3页





    为首的军官看看没有空地的关帝庙,眉头就是一皱,他紧赶慢赶还是没找到避雨的地方,看来是注定要挨浇了,他对着庙内的众人一抱拳,“诸位乡亲不必劳动,请在庙内避雨吧!”说着,他回身跟手下的兵商量几句,士兵们开始在关帝庙对面用砍来的树枝搭起来一个临时的避雨场所,人可以继续赶路,马匹实在是不行了,否则他也不会在此搭个临时窝棚。

    关帝庙里的人看着对面忙活的官兵,大多数都有些发傻,包括我在内,我还没有自信到能调教出这么好的兵来,不知道他们是谁的部下。

    深受触动的还有其他人,那个学究打扮的人很是热情的招呼那个带头的军官过来,过了好半天,那个军官见临时窝棚效果不错后才来到关帝庙,庙内虽然没有地方,但一个人的地方还挪的出来。

    学究冲军官一作揖,“某乃宁化李世熊,不知将军贵姓?”

    李世熊话一出口,弘光帝身边的庄梦蝶就是一声惊呼,出身世家大儒的庄梦蝶听说过李世熊的事,听闻他十五岁童试第一,十六岁入县学,十七岁参加乡试,但因为他的文章不合考官胃口,所以在崇祯年间他九次科试第一,但六次乡试落榜,所以就产生了终身不仕的念头,隐居在深山之中,没想到今日会在一庙之内避雨。

    我听庄梦蝶小声说了这个李世熊的事后也有些替他感到不平,九次县试都是第一,可一到乡试就落榜,除了吏治**之外还能怎么解释,由此可见崇祯在位的时间社会的各个层面都出了窟窿。

    军官赶紧回礼,“我哪里是什么将军,老先生言重了,我叫李辰,咱们还是本家,我不过是个芝麻大的小官而已。”

    李世熊不以为意,“李将军,刚才为何不进来避雨呢?出去重新搭个棚子岂不费事,这里不是有现成的关帝庙嘛?”

    李辰摇头一笑,“老先生不常出门吧!或者说诸位很少见到我们这样的兵,我们并不是衙门里的官兵,而是大明皇家陆军的一员,隶属于李定国将军的麾下,因为我们很多人都是云贵的异族,所以很多人都以李定国将军的姓作为自己的姓,至于为何不进来避雨,因为皇上有训,为兵者当以国以民为重,如果我今日将诸位撵入雨中,得到的是暂时的舒坦,可很有可能因此丢了脑袋,这是我们当兵律历中的一条,凡是违背者不管身居何职都会得到相应的惩罚,李大帅说了,这就是纪律,就是他违反了纪律,也有皇上制裁他……!”

    我听着李辰的话觉得牙根发酸,我什么时候说过这些话啊?我自己怎么不知道,难道是谁知道我路过此地要给我演戏嘛?不像啊!

    李世熊确实很少出来走动,听了李辰的话惊愣了一会,“好,好,说的不错,以国以民为重,天子,就是天下人之子啊!皇上能知道这一点,大明中兴有望,老啦!不走动走动,这些事还真不知道。”

    李辰一笑,“您老还老?还不到五十吧……!”

    “不知将军要向何处去?”我冷不丁插了一句,李辰说他是芝麻大的官,我看不像,这样的谈吐最起码也得是个千户以上的将官。

    李辰依旧微笑,“事关机密,恕难奉告,还望兄台谅解。”说着,不禁看了看宛如金刚铁塔的梁氏弟兄,“哎哟!这么一聊天还晴了,诸位,告辞了。”其实外面还下了毛毛细雨,但跟刚才比可以说晴天了。

    李世熊看着李辰等人跨马远去,他长叹一声,“江山,终究还是靠人来治理啊!”

    “老先生就是宁化李元仲吗?真是久仰大名,今日一见三生有幸。”我从庄梦蝶那里得到李世熊的一些资料,对他也心生怜悯和好感,忍不住前来搭话。

    李世熊赶紧回礼,“哪有什么大名,都是一些人相互吹捧罢了,不知公子如何称呼?”

    我一愣,一路被人叫着老爷,这一声公子把我叫的年轻不少,“晚生崔杰,南直隶人,对先生的才学早就听说过,晚生有一言相劝还希望先生能听得进去。”我那一口河南味的话已经改的差不多了,“先生屡试落第,都是过去的事情了,今年正好是大比之年,先生何不再试试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