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三章 一转眼六年已过-第2/3页





    “臣施琅叩见皇上,皇上万万岁。”施琅看见弘光帝进来赶紧跪倒参礼,他现在不光是一个将领,还是皇亲国戚,因此对弘光帝的感激就别提了,当然施琅去军学院念了二年,脑袋也被洗的差不多了。

    “平身,朕没记错的话爱卿应该在上海,怎么跑到南京来了?”我让海军常驻的三个港口分别让三大桅杆驻守,这施琅负责的就是上海港。

    施琅先告了一声罪,然后在衣襟里掏出一封信递给田荣,“皇上,这是法国国王托人给皇上的一封信,相信法兰西公使馆随后也有信函到来,请皇上过目。”

    我看着已经翻译好的信函,看完了只有一个意思,那就是要让我出兵帮忙对付荷兰和英国,信上把我都捧上天了,我笑着把信放下,“驸马怎么看?”

    施琅一禀心神,“俗话说鹤蚌相争,渔翁得利,臣在港务衙门那也经常出入,对这大千世界多少也有些了解,这几个国家都远在万里之外,无论发生什么变化,对我朝的威胁都不大,臣以为可以置之不理,当然,话要说的委婉。”

    我心说,要是你知道几百年后,这些国家合起伙来欺负咱们的窝囊政府和老百姓,那你就不会这么说了,“驸马说的有道理,但不全对,帮忙是一定要帮的,但要选对时机,朕会命人密切注意那边的变化,等让你出兵的时候,朕会告诉你的。”我记得英国法国以及欧洲那一片乱的很这段时间没少打仗,这恐怕是才开始吧!

    “驸马,督造新战船的事情马虎不得,朕希望你不要出差错,想必公主等你焦急,先回去吧!”我想到黄河北岸还有一个满清,等什么时候把北方的势力扫荡平了,那时候才是我面向世界之时,事情的轻重缓急还得分清楚才是。

    经过四五年的修养生息,没被战争破坏的江南已经凸现它超乎想象的经济爆发力,尤其是明政府对工商手工业者的鼓励,大大刺激了经济的发展,使江南流传出无人不经商的俗语来。

    我看过户部呈递的去年的收支情况,“王爱卿,朕没想到会发展的这样快,这样好,朕准备明年取消对鞑子的全部供应,爱卿以为如何?”

    王铎这几年非但没显老,反而是越忙活越年轻,他闻听弘光帝之言眼睛一亮,“皇上是要北伐了吗?不过依臣之见,再等一年二年也不为迟晚,鞑子那边虽然有点乱,但鞑子骑兵的战斗力却丝毫没有减弱,最近二年多尔衮把很多事都交给洪承畴打理,根本就没出现我们预想的鞑子会崩溃的局面,虽然黄河以北照比江南差了很多,但从纯粹的军事角度上考虑,鞑子并不弱啊!除了胡茂桢帮忙除掉的尚可喜,耿仲明等人之外,鞑子的兵力已经扩展到满八旗,汉八旗,蒙八旗,实力更胜从前,所以微臣以为还是稳妥为妙。”王铎知道弘光帝手中有兵马四十万,都是精兵强将,后勤更是没有愁的地方,要钱有钱要粮有粮,可他心里还是没底。

    “朕也是没把握,所以朕想去南面走走看看,看看国家的实力到底怎么样,有没有能力供养北伐大军,朕知道总的发展是不错,可隐藏的隐患恐怕也不少,不亲眼看看也想不出对策来。”我听了王铎的话,跃跃欲试的心又收了回来,这才哪到哪,我沉得住气,尤其是多尔衮那边也有了不少起色后。

    王铎心下为难,让皇上出去他不放心,不让皇上出去,皇上不放心,王铎也不排除下面有些官员欺上瞒下,督察院那里还有十几个待查的折子呢!王铎咳嗽一声,“皇上,这个……郡主的事,是不是得有个说法啊?微臣斗胆去年认了郡主为义女,这个……!”

    我一听,脸腾的就红了,没想到王铎会知道我和袁宝儿的约定,几年里我和袁宝儿时常见面,她又经常给我唱曲听,能不擦出火花吗!但袁宝儿说的明白,大军北伐之时才是她订下终身之事的时候,我总不能强迫她不是。

    王铎见弘光帝的脸红了,接着说:“皇上,宝儿都二十五六了,再等几年恐怕人老珠黄啊!不是我这个做义父的老不羞,宝儿虽然说的决然,但皇上还可以变通变通不是,皇上如果执意南巡的话,微臣斗胆请皇上了结此事再走不迟。”王铎也看出弘光帝肯定得出宫,但出宫前这个事最好办喽!否则回家就得被老伴唠叨个没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