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征帆一片绕当涂-第2/6页





    崇祯四年,陕西山西的流民声势正盛,满清又围陷了关外的大凌城。这个时候,孙大人派出增援大凌城的部队在山东境内以李九成,孔有德为首哗变为寇,依仗着训练有素的士兵和善用攻城大炮,纵横一年多时间……,李九成战死,孔耿诸人由海路往满洲降清,随后先帝下令将孙大人在北京斩首弃市。”沈廷扬说着双目不由发红。

    我听罢沈廷扬的叙述险些从椅子上滑落下来,怪不得沈廷扬如此推崇孙元化,这个孙元化可真是一个人物啊!从沈廷扬口中我听到了许多熟悉的人名:孔有德,耿仲明,吴三桂、尚可喜,原来这些在历史上留有一席之地的人物都曾在孙元化的麾下谋职,这四个人也真厉害,有生之年居然背叛过两个朝代,厉害!我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不由拍案而起,吓的沈廷扬打了一个冷颤。

    沈廷扬突然想到袁崇焕和孙元化都是被崇祯皇帝误杀,二人死的都很冤枉,而他这个时候对孙元化流露出追念之情岂不是让皇上反感!沈廷扬觉得后背有些发凉。

    我终于想到为什么崇祯皇帝会成为亡国之君了,孔有德等人投降满清带去的正好是满清梦寐以求的火炮使用的专门人才,加上一支成建制的部队,甚至还加上当时中国最先进的铸炮技术。大凌河一战后不久满清军队便配备上了不输于明军的火炮。这就不难明白后来孔耿二人何以封王各领一藩,也不难明白为什么日后满洲八旗入主中原,逢坚城必克毫无阻滞了。在这场叛乱中,明王朝损失的不仅仅是一支以火炮见长的部队,它失掉的是整座江山。

    我也终于知道为什么李自成张献忠会被满清八旗打的还手无力,为什么南明会一触即溃,为什么满清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一统中国全境甚至能开疆拓土,这一切的后果早在崇祯四年就埋下了前因啊!

    按照沈廷扬的说辞,满清早在大凌河一战后就已经拥有不输于明王朝的火炮部队,到了孔耿等人降清后火炮水平和火炮战术甚至比明王朝还要先进许多,由此可以延伸其后满清进关为何能取得一系列的骄人战果。首先是李自成,李自成在山海关一片石虽然战败但其主力未损,几十万大军为何没能在其后的战斗中抵挡住满清八旗,原因就是满清有了这个时代最有效的攻城利器――火炮。这也就不难解释李自成为什么固守西安数月后突然被从西安赶了出来;至于南明更是吃了火炮的苦头,扬州城何等坚固为什么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被攻破,还是火炮的原因啊!扬州以下的江南连一支像样的火炮部队都找不出来,也就不难解释为何出现嘉定三屠,为何出现满清八旗马到即降的局面了。

    沈廷扬见皇上脸色阴郁缓缓坐回椅子心中忐忑不安,他不知道皇上为何突然这样,难道是因为他刚才流露出的对孙元化大人的同情之心吗?

    “沈爱卿,我大明火器如此犀利为何没能阻挡住满人进关?按理说满清八旗不过是弓马娴熟断然不是火器的对手,可为何吴三桂在没有火器的情况下反而将满清阻挡于山海关外?”按照刚才沈廷扬所说明朝的陆军海军都非常的机械化,每营每船都是火器众多大炮若干,可为什么最后江山会是满清的呢?

    看着沈廷扬一副茫然的表情就知道他不晓得其中的症结所在,火器中恐怕也只有火炮才是最重要的杀伤性武器,其他的佛朗机也好,霹雳炮也好,手铳鸟铳也好,这些火器根本就产生不了对敌人的重大杀伤,这些火器和真正的热兵器完全是两个概念,存在着质的差异,就拿鸟铳来说吧!打一枪恐怕要花些时间装火药,有这功夫敌人的重甲骑兵恐怕早就杀到眼前了,一百米内那些发射出去的铅弹子能不能穿透骑兵的重甲还未可知,而一百米已经是骑兵弓箭的有效杀伤范围。这个时代的火器不像后世抗战时期的三八大盖可以拉大栓连续射击,骑兵完全有时间穿插迂回冲破阵地用大刀长矛近距离的对抗火器,近身搏战之下火器的优势就完全丧失了,从这可以推断出只要真正意义上的热兵器不出现,骑兵完全可以纵横天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