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信阳侯-第2/3页





    “末将陶回,无意冲撞长阳长公主殿下,殿下恕罪。”

    “原来你便是陶回,闻名不如见面,果然好风度!”又道:“本宫不是长姐,岂因你冲撞本宫便罢你的官?”

    小黄门低声提点:“这是先帝三公主,昌平长公主。”

    陶回知道错认了人,心里惴惴不安,昌平长公主却很无谓:“父皇亦说过本宫与长姐面容相似,你初到洛城,不知者无罪。快去吧,皇兄还等着你过去问话。”

    北辽那边形势自有卫广陵与周广安去说,卫凛召见也不过以示看重,问了几句话后话锋一转:“听闻徐违你至今还未娶妻?可有中意的姑娘,说出来让朕听听,朕为你们指婚。”

    还未等陶回推辞,便说:“朕的三妹,昌平长公主也尚未婚配,她又性秉温庄,度娴礼法,你以为如何啊?”

    “昌平长公主自然极好,臣,臣……”陶回结结巴巴说不出一句话来,卫凛神情振奋,过来拍拍他肩:“朕就知道你也倾慕她,朕这就写诏书,昌平长公主出降信阳侯陶回为妻,你赶紧在洛城置下宅院,朕要去找太史令给你们挑个吉日良辰完婚。”

    陶回走出未央宫时,忽然想到冰河边那个疯子,昌平长公主……确实英姿飒爽,美艳动人啊。

    五月初七,陶回与昌平长公主完婚,他在军中友人不多,登门拜贺的大多是卫氏宗亲,长阳长公主卫珺也随卫广陵过来贺喜。

    那晚陶回对昌平长公主道:“长阳长公公主与你果然有分别,陛下都未必有她那番威势,与她说话时心里生不起半分不敬之意。”

    昌平长公主笑得直不起腰:“长姐对你说什么了?”

    “要我好好待你,若敢教你受半分委屈,她自由千万种法子教我生不如死。”

    “长姐就是这样,刀子嘴豆腐心,你见多了便知道了。”

    次日一早,昌平长公主去给陶母奉茶,陶母看了看她,对侍女道:“去,请家法!”

    两个侍女抬来一根一丈多长、碗口粗细的木棍,陶母道:“这便是我冼家家法,往后徐违敢对你有半分不敬,你只管打他,他不敢还手。”

    后来昌平长公主有孕时悄悄问陶回:“婆母是怎样一个人啊,你多用我讲讲她,我想我们的孩子也像她才好。”

    “阿娘是俚人,冼家是东南水方的大族,父亲当年游历至此被贼人盗了马匹、盘缠,外祖惜才,命全族丁壮去寻马,又留他在府上小住。”

    “冼家当时有两宝出名,一是外祖的千里马,据闻是山中马王之子,日行一千、夜行八百;二便是阿娘,她是外祖掌上明珠,俚人男子没有不爱慕的。结果某日父亲带着阿娘,骑着外祖的千里马走了,再没回去过。”

    昌平长公主道:“那等孩子大些了,我们同婆母一起回水方看看好不好?若是个女儿,最好像婆母那样,若是个儿子,则要像你这样,既有祖父的勇武,又有父亲那样倜傥。”

    “都好,怎么样都是好的。”

    元和二年八月,昌平长公主诞有一女。

    或许是未足月降生的缘故,侯女未出满月便高热不退,卫凛特意请了徐广志过去诊脉,太医令欲言又止:“小姐患的是时疾,又喂不进汤药,再这样下去,即便褪了高热,也会有损神志,更甚者,会形同痴呆啊!”

    陶回与昌平长公主抱着幼女在宗庙内跪了一整天,祈求先祖庇佑,最终只等来信阳传回的急报:万河水患,已有千余百姓罹难。

    昌平长公主给他打点行囊,轻声道:“过些时候再回去不好?阿懿现在病得这样重,你怎么忍心这个时候走?”

    “阿懿不过一人,万河之事若不及早处置,可关系到信阳数万黎民,孰轻孰重?”

    陶回放缓了语气:“那边的少司命灵验的很,我为百姓回去,乃是积福积德,少司命有所感应,必定会照拂阿懿。再者,我也可在信阳寻觅良医。”

    元和二年十月,南阳侯荆威起兵,同月,信阳侯陶回战死横山。

    唉,答应了阿琀要早日回去的,如今也只能爽约了。

    阿懿的病总不见好转,也不知道徐先生是否有找了新的方子来试,管用否?倘若少司命有灵,看到我为大齐、为百姓如此,大约也会让阿懿平安无恙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