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章 玉佩-第2/3页





    “还有皇叔刘备,虽然目前的他势单利薄,但是只要凭着我的一纸密诏,他走到哪都会有人帮的!”看来献帝并没有忘记他的刘皇叔,还对其抱有希望。

    “那我能为陛下做点什么?”李锐觉着既然各路诸候纷纷效忠汉室,也不差他一个,献帝不至于让自己背太大的黑锅。

    “荀爱卿,把我们的计划告诉他吧,现在都是自己人,信任是第一位的,我刘协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荀彧再次看着李锐,希望从他的眼神中看到忠诚,不过不管他忠不忠,现在来说,李锐都是船上人,要想上岸,必须一起拼命划船,想下船嘛,自己跳下去喂鱼。

    “其一,挑起曹氏内部争斗,以曹丕和曹植的世子位争夺为重心。其二,分化权臣,主要分化对象为投降势力与家族势力。第三,分散兵力,将曹操主力引向河北纵深,甚至更远如辽东半岛。第四,培植势力,笼络其近臣,忠于汉室江山,随时做为内应。第五,斩首行动,寻找机会,诛杀曹贼,拨乱反正。第六,整合诸候,形成统一的朝廷武装。”

    整个方案听起来惊心动魄,弄得李锐都心潮澎湃,这皇帝不好好当皇帝,天天琢磨这些事,的确让曹操坐立不安,难怪要以曹丕为禁卫军统领,时时监视天子,原来这家伙极不老实。

    “第一条正在稳步发展,第二条初见成效,第四条进步神速,第五条做过初试,但以失告终,现在第六条由刘皇叔亲自实施,第三条嘛!”

    “第三条准备交给我?”李锐打断荀彧的声音,很明显,曹操准备依靠李锐收复河北,这第三条也只能是李锐才有机会执行。

    “你们想把曹操的主力引到辽东去,然后趁机发动各诸候偷袭中原?”如果李锐推断的没错,这个方针的核心就在这里。

    “对,在此之前,还有一个更好的计划!”荀彧一直觉得李锐不傻,此时再次证实这一点。

    “什么计划?”

    “等你攻下邺城,直接控制部队,在邺城起义,这是第一方案,如果不适合执行,再执行兵入辽东的第二方案!”荀彧认为,这个任务对土生土长在河北的李锐来说,并不算难。

    “这也太难了吧,你们有没看过曹操帐下领军大将名单,清一色曹氏、夏候氏族人,要想摆脱他们的控制,把军队拉走,难上加难啊!”李锐有些埋怨这个计划的制定者,没有去了解实际情况。

    “我们已经授于你军队里面的最高权力,至于如何驾驭它,你去把握!”献帝当然知道有难度,要是没难度,随便拉个人都能上,还能轮到你袁尚。

    李锐总算是明白,全盘计划,就他这步是最难实施的,明摆着是虎口拨牙,稍有不慎,亡命虎穴。

    “爱卿,联知道你身上的担子很重,我保证,我们所有人都会配合你的行动,我将给予你最大的支持!”献帝按住李锐的肩膀,推心置腹,到目前为止,也只有李锐成功的打入曹操集团的核心位置,要想完成这个计划,非他莫属。

    任务解说完毕,三人走出密室,汉献帝几乎渴求的眼神罩射李锐全身,要不是身份特殊,他都想给李锐跪下。

    “这块玉佩你拿着,不管什么人,只要是忠于我大汉之人,见此玉佩如见联,它对你有用处!”献帝从身上摸出一块墨绿色的玉佩,塞到李锐手中。

    “袁爱卿,我大汉江山,举国社稷就全部托付于你,可要且行且珍惜!”献帝苦口婆心,只希望李锐能给他一个保证。

    他这样一而再,再而三,李锐烦都快烦死。

    “放心吧,陛下,我定当尽心尽力!”李锐也懒得浪费时间,看看天色已晚,免遭曹丕怀疑,只好一口应承。

    献帝将二人送出大殿,目光始终未离李锐身影,他仰天长叹:“列祖列宗,联已经尽力了,做事在人,成事在天啊,望得祖宗保佑,复我汉室数百年基业!”

    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答应了别人,却做不到,现在的李锐是同时登上两艘贼船,一艘是郭嘉的忠心报主,一艘是荀彧的大义报国。他多么希望这两位船长能静下心来,好好谈一谈,能不能始终往一个方向前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