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章 小瓦罐-第2/3页





    她从案下搬出一个装什物的木箱子,然后从袖中抽出一条丝巾来,盖在上面当坐枕。

    李锐也只好作罢,只不过,他非常不适应和坐得那么远的人交流,太没亲切感。

    两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不知道说啥,只能相视一笑,李锐觉得怪不好意思。

    “你的词写得很好,真的!”李锐想起上次她唱的:酒尽烛黄到客船,送君千里终须别。塞外风来发摭面,过往人烟无人识。思君忆君别离日,一步一回赠秀绢。从此隔日如三秋,千里相隔靠月连?

    “酒尽烛黄到客船,是不是指两个别离的人在分手的前夜聊了一整晚,酒都喝干了,烛也燃尽?”李锐不知道自己是否理解到位。

    “大将军真是才思敏捷,这都被你看出来了”蔡文姬有种知己相见恨晚的感觉。

    “千里相隔靠月连,这句写得妙,完全把相隔千里的那种相思之苦表露无遗!”

    见李锐一个劲的夸奖自己,蔡文姬满脸羞色。

    “其实我也是文科!”

    “文科?”

    李锐一时口误,干脆也不解释。

    “对了,我最近在看你父亲蔡邕的大作,但是有些字不认识,你能教教我么?”李锐从枕下取出一本蔡邕的诗集,翻开第三十九页,虽然他是文科班,但对繁体字真的不入行,特别是三国时期的文字和后代流传的繁体本身也有差距。

    “这个字念寞,寂寞的寞!”蔡文姬总算移步,坐到李锐的旁边,两人同看一本书,同读一句话,此时月光如玉,从窗外洒落在两人身上。

    不知不觉,美人倦了,竟然靠在李锐肩头上双目紧闭,嘴里还在教他念字,李锐只好将蔡文姬托到榻上,盖上薄被,然后悄悄退出屋去。

    城外的喧嚣声好像消失了,折腾大半夜,估计叛军也受不了。

    按理来说,高览既然这么清楚邺城的布防,为什么不出其不意,趁夜攻城呢,还要等到明日白天,他就不怕各地的地方武装前来增援?

    后半夜安宁之后,城中的慌乱平息不少,晨光依旧撒在邺城各处,只是平时出来溜弯的老头老太太都不出屋,集市人头稀少。

    自从头牌被大将军府收去以后,悦来居歌舞场的生意一日不如一日,加上战端又开,不少阔少都情愿远离这里,去酒馆喝酒,东方不亮西方亮,悦来居的酒楼生意火爆,许多出不了城,心情烦闷的人都三三两两聚在这里,大家一起讨论叛军的事。

    “都起来,例行检查!”韩猛领着一队邺城勇士掀开大门帘子,往厅堂中央一站,打量这一屋子鱼龙混杂的人。

    “官爷,这不好吧,我这正在做生意,要不请官爷雅间喝酒,免单!”柜头怕他这么一弄把客人全部吓跑,急忙放下算盘,上前招呼。

    “公务在身,不好意思,配合一下!”韩猛表情严肃,指挥勇士分组排查。

    见这位爷不给面子,想必来头不小,在这地界,很少有人不给郭图面子,柜头只好收回笑容,打发伙计去叫东家。

    不多时,楼下都查遍,虽然不乏有几个无赖地皮夹杂其中,确实都是本城人,韩猛准备收队。

    “伙计,再给楼上来十坛社康酒!”一个大胡子壮汉从二楼窗户伸出头来,当他看到楼下一堆官兵时,紧张地收回脑袋。

    “来呐,稍等!”

    “楼上看看去!”韩猛一招手,领着众兵往楼上冲。

    “哎哟,韩将军,贵客贵客!”声到人到,郭图堆着一脸答容,从大门口进来,他刚给城楼上的守军送完馒头和稀粥。

    “郭大人,这是你的店啊!”韩猛这才明白大水冲了龙王庙。

    “是啊,您还是头一次光临这里,来来,到雅间喝点酒暧和暧和再干活!”郭图伸手便要去拉韩猛的衣袖。

    郭图是袁绍的大红人,听说最近和新任大将军袁尚也处得不错,做为部下的韩猛自然也不敢放肆,只能吩付兄弟们先回去,自己和郭图进了一楼雅间。

    “你们听,好像有鼓号声!”店门口处耳尖的客人似呼听到什么,但又不太肯定。

    “昨晚消停一夜,今天肯定会打起来,还是早点回去收拾东西,去南门等着吧!”对这乱世打打杀杀习惯了的客人满不在乎地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