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碧玉年华-第2/2页





    ——————————————————————————————————————————————————————————————

    一八一年二月初,聚集在雒县的大军休整半月之久,在高诚的率领下正式拔营,前往葭萌关。

    一根三丈孩童手臂粗细的旗杆,在力士的扶持下,一动不动立在战车之上。旗尖悬着方形玄色旗,其上大书‘都督高’三字,在急行中张扬乱舞。

    高诚乘于战车之上,望向前方,三千精骑列阵而行,奔驰往来。唯一的缺点就是,自己跟在后面吃了不少的灰!

    左右皆是亲卫环绕,层层密布。身后更是数以万计的步卒,在诸多将军、校尉率领下相连行军。

    大军合兵四万人,蔓延十余里,宛如长龙盘卧。

    行军二十余日,方才抵达剑门关。

    剑门关是金牛道上,最重要的关隘。可以说,只要剑门不失,蜀中便安稳如山。毕竟,像邓艾那种走阴平小道,翻越群山的人并不多。

    剑阁就在剑门关之前,出了剑阁,行军不过五日,高诚车架便已抵达葭萌关。

    “末将见过大都督!”益州都尉王敦恭敬行礼说道。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高子明去了一趟雒县,回来便是掌管益州军事大权的都督了。

    “嗯,王都尉不必多礼,快快请起。”高诚急忙走下车架,扶起行礼的王敦,继续说道:“近来,关外那蛮兵可有异动?”

    “回禀大都督,关外蛮兵早已被大都督军威所摄,不敢异动!”

    “嗯?都尉此言差矣,此乃全体将士的功劳,怎么归于高某一身。王都尉劳苦功高,朝廷定然不吝赏赐!”高诚笑着说道。

    既然王敦向自己示好,高诚也不介意给予回报,不过想要得些东西,需要付出代价。

    益州王家还算不错,在蜀郡很有名声,当然只是武名。那些累世文官的家族,根本就不搭理自己。一个益州都督,既不能开府建衙,又不能聚以幕僚,谁会看的上眼。

    而武官就不一样,相比较文官,军中看资历的情况更甚。毕竟,所有人都希望跟随一个常年征战的上官,能够带他们取得胜利的将军。

    高诚现在就具备了这些前提,不论是江夏平叛,还是加封都督,这都是一份资历,一分未来的保证!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天下末年》,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