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9章 密行暗举



    “到这,就要民兵社了。民兵的一系列制度以及筹建,两位爱卿想必也都看过信了吧,以为如何?”

    高诚话口一转,点到民兵的问题上。

    目光径直放到了孙香手中,郭蕴不用考虑,民兵可是划属于少府,对他而言,有利无害。唯独孙香,他是第一位接触到民兵制度的地方主官。

    长安那边,奉孝会传达于阎象、严颜和张松,不日肯定有谏书至。

    现在,就看地方主官怎么想了。

    毕竟,民兵切切实实的侵蚀霖方主官的权利,尤其是地方守备军的利益。

    他孙香虽然代替不了南阳地方守备军,可南阳现在也没有所谓的地方守备军。

    邓恭的麾下,只是垦建兵。

    “陛下,臣略以为不妥。地方筹建民兵,再加上守备之军,驻扎之军。枝茂于干,委实不妥。”

    孙香没有谈及民兵与地方的冲突,而是直言枝干强弱的问题。

    旁边郭蕴,也骤然明目,言道:“秦汉两际,皆是以强干弱枝为主。秦时,拆出险关要隘。汉时,削弱地方王府军。今日,一闻文阳兄直言,似乎确地方确实有些强了。”

    孙香话时,高诚还有些不以为意。但当郭蕴也出这番话后,高诚就不得不皱起眉头了。

    强干弱枝,是各朝各代必行之举,防的就是地方军突然叛变造反,中央力有不逮,难以迅速镇平,影响下局势。

    但民兵,应该达不到如此效果吧。

    再者,干枝强弱,并不是看民兵制度如何,而是看朝堂君臣。

    君强臣明,地方永远不可能积蓄到与中央对抗的实力。但若是君昏臣暗,自翦羽翼,又纵容地方,给予地方积蓄实力的时机,有没有民兵都是一个样了。

    甚至,有民兵的存在,中央在剿平地方之际,起码不会陷入无兵可用的地步。民兵再差,那好歹也是人构成的军事力量。再怎么弱,也总比那些没训练过的民夫强吧。再不济,上战场壮壮声势也行啊。

    “民兵的存在,是为了保卫更田制的成果。二卿不必多虑,朕也是考虑到这一点,才将民兵划归少府管辖。”

    高诚完,孙香便颔首伏礼,言道:“民兵之制,利国利民,臣无异议。”

    郭蕴见到孙香如此,嘴角不由一抽,脸变得真快。于是,当即执礼道:“国府台上下,定不遗余力,为陛下殚忠竭虑。”

    “嗯好,那二卿以为,南阳这边的民兵社,由谁来负责筹建?”

    “邓恭!”

    “邓恭!”

    郭蕴与孙香不约而同的提及一人名字,这让高诚不厚道的笑了笑。

    “二卿,何以心意如此类同,哈哈~”

    “这~”

    “……”

    郭蕴默不作声,有些尴尬的看了看孙香。

    孙香微微昂起头,既不看郭蕴,也不作声。

    显然!

    “罢了罢了,朕别无他意,开个玩笑而已。孟修,汝且,邓恭能否堪当此任。须知,南阳乃民兵之始!”

    高诚摆了摆手,没道破机,与郭蕴问及邓恭到底能力。

    郭蕴点零头,言道:“陛下,臣与邓恭,多有接触。行军作战方面,暂时看不出什么来。但若言及治军,邓恭能力不俗。那七万垦建兵,如今渐服其心,彼于军中,威望逐渐盖压一众校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