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章 朝会 武备学堂!-第2/2页



    “大王,武备学堂仅许良家子入学?”

    钟繇突然站了出来,询问道。筹建武备学堂一事,自己可从未听闻半点风声。想来,当是王上与段膦贾诩、郭嘉三人密议。

    “非也,每岁军中务必推荐半数以上学子,具体数量由总参寺决议。比悉授良家子之号,方可入武备学堂。”

    高诚回了钟繇一句,但并没有详细道来。

    武备学堂目前还仅存在纸面之上,具体的教学科目、选拔、升降等等一系列的重要制度,还都仅仅是个苗头。甚至,给贾诩了一夜,老东西也不过方有粗略。

    不过,建学校也是一件挺耗时间的事情。

    总参寺那么多人,几个月的时间,总能初略制定下军校的条条例例。再者,所处的时代不一样,自己脑海中的东西也未必就合适,还不如让这个世代的智者去考量。

    毕竟,全下就没有完美的制度,所有的一切都只不过是在摸索中逐渐完善罢了。

    自己,只要点提一下,足够了!

    呼,学校有了,军校也即将筹建,不晓得自己准备的那么多,究竟能为大周定鼎下增加几分筹码。

    军校的作用很大,可以成批量的培养基层军官,以及中层军官。可以预见大周军队的素养,将在几年后彻底将其余势力远抛脑后。但军校生能不能干过从战场上摸打滚爬出来的军官,仍旧是个未知数。

    所以,武备学堂与陆校之间,还隔着足足三年的时间。

    选拔的学员,也是军中将士占据半数,为的就是弥补军校生实战经验的短缺。毕竟,打过仗的人,听起来就比刚毕业的军校生靠谱!

    “大王,总参寺虽有后勤署,又有军屯资补,可那些钱财,哪里能建起几座学堂啊!”

    贾诩也没想到,大王居然会将建军校这活交给总参寺。可怜他们总参寺,丁点钱都没有,怎么建?

    高诚轻嗯了一声,看向阎象,言道:“阎相,自今岁起,各寺署于上计之前,作以预算,提交国相府。由国相府根据各寺署所需,调整预算后,下发诸寺署。今岁,便先拨五成税赋,予以中尉府。军中军饷、兵甲、辎重等所有耗用,皆由此费而出,逾之自筹!”

    阎象初一听要划一大半的税收给中尉府,差点没激动的跳起来。听到后面逾之自筹后,又松了一口气,稳下心神。

    大周今岁的税收,也刚刚逾越五万万钱的大关。

    这些税收之中,其中三成出自盐铁,三成出自算赋、口算、赀税,两成出自商贾,两成出自官营。比如下闻名的纾清文坊,莫是关中了,便是最为偏远的交趾郡的土族,都不吝惜珍玉,一求其纸。

    至于文坊四宝,几乎成了下士子人人必备之物。

    笔墨纸砚,一瞬间便冲垮了整个下原有的书写方式,风靡九州。

    而盐铁,掌控着河东盐田的大周,包揽了含并州在内的整个西北地区。南面的汉中,如今都舍弃川蜀之盐,改货河东之盐。

    当然,坐拥沿海煮盐的关东地区、江东地区,根本不是河东盐田能够插手进去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