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偶遇蔡钰,仗义解围-第2/2页



  韩愈《原道》中的原话是:“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但雍正这一篡改,这句话的意思就全变了,二者的适用对象压根就不是一个。

  韩愈想表述的适用对象是华夏血统之人,诸侯用夷礼则视为蛮夷,诸侯用中国礼就视作中国。

  韩愈可没有说“夷狄”入中国,但雍正却篡改韩愈的思想,很是巧妙的加入了“夷狄而中国也,则中国之。

  雍正为什么这么做?

  道理很简单,雍正此举是为了论证满清统治的合法性,使臣民更加顺从的接受满清统治。

  此外,出生在女真统治之下的金国伪儒、汉奸郝经为论述蒙元政权的合法性提出:“今日能用士,而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也。”

  孔子孟子可没有说过这种话,这一切都是郝经瞎ββ的。

  郝经打破了作为该论述的种族界限,这就在理论上为夷狄统治中国提供了合情合理的依据。

  无论孔子孟子还是历朝历代先贤,他们都坚持着同一个原则,那便是华夏的坚定血统论。

  周礼文化是一种建立在以华夏民族为中心的管理秩序,这个文明体系可以同化其他民族,但却不是为了让周边族群融入到这个民族来。

  血统这东西,不是你讲文明懂礼貌就能改变的。

  华夷之辨,内中国外夷狄,贵中国贱夷狄。

  这个体系的中心是具有炎黄血统的华夏民族,体系的基础是强大的物质与军事力量,对周边族群用华夏礼义来实现“使夏变夷”,使四夷臣服、侍中华以忠。

  虽然吕布的想法是这样的,但吕布并未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人,至少现在还没有。

  毕竟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你可以不认同别人的观点,但没必要去否定。

  至少现阶段内吕布不会否定他人的观点,但若是有一天吕布坐上了那个位置,那吕布一定会把自己的想法告知所有臣民,使他们将此铭记于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