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扬帆起航,收徒周瑜-第2/2页



  东吴老将程普早年跟随孙坚,自以功高,瞧不起年轻的周瑜。

  但周瑜并不与程普计较,最后使程普自己折服。

  程普不仅叹道:“与周公瑾交,如饮醇缪,不觉自醉。”

  到宋代时,世人还是很喜欢周瑜的,这一点从苏轼的《念奴娇》一词中就可以看出。

  但到了元代以后,周瑜的形象逐渐被丑化,等到《三国演义》成书时,周瑜就完全成了另一个人了。

  遗憾的是,千百年之后,东吴两任都督都成了当时还默默无闻的诸葛亮之垫背人,周瑜成了心胸狭窄的代名词,而鲁肃则变成了一个笨得出奇的老实人,呜呼哀哉!

  周瑜一生征战,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和横行天下的报负;

  周瑜少年得志,风度可人,议论英发,有口皆碑;

  周瑜文采超群,精于音乐,即使是酒后,仍能听出乐人演奏的音乐中的很细微的疏失。

  有谚曰:“曲有误,周郎顾。”

  历史上的周瑜,当然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也根本不存在“三气周公瑾”的任何蛛丝马迹。

  若从周瑜与孔明在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以及他们俩在赤壁之战前后的政治地位、历史作用看,才华横溢、精明老到的周瑜,实际作用远远超过了初出茅芦的孔明。

  至于周瑜是如何死的,暴病身亡是最符合历史真相的死法。

  周瑜年少体弱,十六岁时曾大病一场,其父周异为他请来宫中的御医为其诊治。

  御医把脉后说周瑜以前读书用脑太甚,又染过风寒,久病不治,治不除根,日积月累,病情严重。

  后经救治调养,周瑜这才幸兔一死,但由于没有根治,周瑜就此便留下了病根。

  210年冬,周瑜终因长年征战劳累过度,箭伤和旧病同时复发,救治无效,回天乏力,于巴丘病卒,年仅三十六岁。

  但这一世,吕布必不会叫周瑜重蹈覆辙。

  早夭的酒鬼郭嘉都给救回来了,周瑜有啥不能救的?

  先别急着学东西,把病看完了再说!

  于是乎,吕布一声令下,华佗、李时珍、孙思邈三方会诊,给周瑜开了好几个方子调养身体。

  拜了师先看病,长这么大,周瑜头一次听说过这规矩。

  周瑜心中满是感动,自己既无显赫家世,又不能冲锋陷阵,替老师开疆拓土,初来乍到老师便如此的厚待自己,这份恩情,该拿什么报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