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手笔有些大-第2/2页





    他马上开动了歪脑筋。

    徐光启在农学上的造诣无疑是这个时代的巅峰。如果把徐光启忽悠到新襄,自己还愁什么植物搞不定啊。

    杨淩急问道:“这么说徐光启现在就在京师?”

    “这我就不知道了,你想找这个人?人家好歹是七品京官,你一介白丁,还是歇歇死了这条心吧,人家都未必见你。”

    死了这条心?那哪成。就冲地瓜的面子上自己也得去找徐光启。

    地瓜种起来比土豆复杂多了,需要压秧什么的。偏偏他没种过地瓜,找来徐光启这个大师傅比谁不强?

    更何况徐光启找到了,距离找到地瓜还远吗?

    君子可欺之以方。自己还真不信了,只要投其所好,还忽悠不来一个搞学问的徐光启?新襄小不怕,水浅一样养大鱼,就看水平了。

    杨博文看杨淩雄心勃勃的样子,也不忍太打击这个晚辈。不过转而一想,这个家伙很有些道行,说不定真能心想事成,还真不能小觑。

    杨淩忽然想起一个事:“种子的事我再想办法,荒是必须开的。只是不知道县里对外来人口有限制吗?”

    杨淩知道大章朝是有人口登记制度的,别一腔热情发现行不通,那就麻烦了。

    “咱大章朝早年间是有限制。现在兵荒马乱的,逃荒的一年比一年多,还哪控制得了?只要你雇的人不出人命关天的大事,咱新襄是没人管的。大不了县里做个流民备案,我就能办这个事,用不着求别人。”

    杨淩如释重负:“那就好,人就不愁了。只是我还想求大爷一件事。”

    杨博文不悦道:“和大爷说话你还藏头夹尾?你是杨家子孙最有出息的一个,大爷尽量帮衬你,走多远就看你自己能耐了。”

    “我想请大爷给我张罗木匠瓦匠,盖一间连一间的趟房,每一间都盘上火炕,每间要能住十个人的。”

    “你要盖几间?”

    “先盖一百间吧。”

    “啥?盖一百间?”杨博文觉得听错了。

    杨淩兴奋道:“就在乌龙岗下我那地旁边,先盖上一百间,能住一千口人的。再盖上厨房茅厕牲口圈什么的。对了,再起一圈土墙。院子要大,我亲自去选址设计。”

    杨博文吃了一惊:杨淩这是要从哪里弄来一千个人?就算他是人贩子,手笔也有些大吧?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风起三晋》,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