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章 一人两个蛋-第2/2页





    永严听着杨淩的话就不顺耳:“杨淩,你看不起谁呢?四十里平缓山道,当谁没走过似的。”

    暗影里一个人走过来道:“要我说人老不讲筋骨为能,您二老就进屋等着好了,让几位师兄跟我们跑一圈就行了。”

    永平骂道:“胡汉三,别哪都有你。你个没出息的玩意儿,男子汉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杨淩给你改个名字你就认了?”

    胡汉三摇头晃脑道:“师傅您这就错了。我这叫赐名,掌院赐名,这是别人求都求不来的荣耀。”

    永平叹口气道:“没出息到你这份上也就挡住了,不过无耻者无畏,怪不得杨淩提拔你做营长。”

    胡汉三拍着胸脯道:“师傅,我这营长是实打实凭的本事。再说您老了也应该学习进步,无知无耻是不一样的。”

    永平呵呵笑了起来:“对你来说差不多。听说你是三营营长,压阵的吧?咱们就跟着你,让你看看咱们是不是老了!?”

    永严活动着手脚道:“乳臭未干的毛孩子也敢瞧不起咱们老兄弟?今天就给他们看看。”说着一指带来的八个人,“你们也别给我丢脸,不然家法伺候。”

    几人摩拳擦掌纷纷应是。他们都是原来武院的佼佼者,对这些小师弟那是真不放在眼里。不比师弟强,能来指导他们?

    武院后门开了,杨淩打了声招呼,习惯性到前面带队去了。今天第一次去叶斗峰,他得把握运动量。

    大通寺到叶斗峰有弯转山路,并不崎岖坎坷。可是两地落差一千多米,杨淩后世作为驴友,知道这种闷坡最耗体力。这也是他训练武僧几个月,才敢把这条路作为常规训练道路的原因。

    其实按后世练兵标准,他安排的运动量太大了。可是杨淩发现这些武僧接受这样运动量不难,尤其是最近两个月每晚每人加了两个鸡蛋,这些武僧几乎是眼见体质一天比一天好。

    这是什么原因?难道是古人身体特殊?

    琢磨了一番,杨淩感觉很可能是和这些武僧打坐有关。

    和尚是要念经的,这些业余和尚按理也应该念经。

    前任掌院永平觉得武僧是来学武的,别出了武院给他这个师傅太丢脸,就把自己的练气法门传给了这些武僧,让这些武僧下午识字后,打坐练气代替了念经。

    要说“无私”,大通寺这些出家人还真当得起这两个字。江湖中人对武功秘而自珍,这些出家人对身体都觉得是臭皮囊了,修炼身体的武功自然也就成了垃圾。

    尤其大通寺,武僧地位低,连带着武功也都变得廉价,永平教徒弟不上心,可是并没藏私。

    按理永平这种行为是夹带私货,怎么可以侵占学习佛理,念诵经文的时间呢?

    可是从没人过问这件事,包括戒律院的永严。

    原因就是一个:武僧不是真正的僧,能转正的十中无一。所以后来杨淩在武院的瞎折腾,也完全被大通寺高层无视。一个可有可无的部门,只需要威吓那些觊觎庙产的恶徒,谁在乎他们的日常呢?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风起三晋》,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