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细节决定成败



    蜀中锦绣天下无双,加上蜀中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势导致蜀锦很难运出蜀地,蜀商脚掌厚实生生的踏出了一条路。

    用蜀锦带来的巨大财富经营着蜀中行商。

    蜀中难进也难出,出入蜀中的多半就是蜀商了。

    梓潼地处蜀中北部隘口,东倚梓林,西枕潼水。

    东出便是蜀外大路,可直通汉阳。

    北上过了秦岭便是陇西,再向北走就是魏国的国都镐京。

    要不是蜀地易守难攻,恐怕周国早就没了。

    独特的地理位置让梓潼成为蜀中向外的关口,也导致此地豪门世家把持这出蜀的唯一路径,梓潼因地出门。

    也因赵家闻名于世。

    赵家起家数百年,自古便在蜀地,把持蜀中商道一家独大。蜀中商人无一不仰仗其鼻息生存。

    在蜀地,没有人比梓潼赵家更霸道了。

    两京巡抚,钦差大臣的命令传到了蜀中知府案头的时候,蜀中知府王仲俭看着阮凌辅的书信面无表情。

    若是在其他地界,或许当地的官员还会给这位次辅一点面子,这在蜀中,皇帝都没有赵家好使。

    更不要说王仲俭也是梓潼赵家的女婿,就算不是,他的进士父亲和他母亲王赵氏也不会同意王仲俭对赵家不利的。

    什么叫盘根错节,这就叫盘根错节。

    赵家已经将蜀中经营成铁板一块了,上上下下的各级官员没有一个人不曾受过赵家的恩惠,这才是梓潼赵家的资本。

    太子对伍桐的真情流露并不是杞人忧天,只有身为五姓七望的柴家才知道同为五姓七望的赵家有多么恐怖。

    蜀中可以说独立朝堂之外,朝廷只有蜀中官员的任免权,可是任谁免谁这就要看蜀中梓潼赵家的脸色了。

    要想对赵家动手,你得先进的来蜀中。

    王仲俭垂眸而立,手指轻轻的敲着书信,忽然冷笑,“信使来到蜀地可曾用过膳食?”

    送信的人一愣,他就送个信而已,怎么还有这种待遇。

    王仲俭撇了撇头,身后的小吏会意,请信使去用餐,看着离开的两人,王仲俭又低头看着这封信,将其收好放进袖口,“来人,准备车马,本官要去临潼拜访老祖宗。”

    阮凌辅坐在高椅之上低着头看着面前这位周国少有的军政一把抓的县令——童玉墨。

    根据伍桐给他的情报,童玉墨有资敌的嫌疑,边军有几项进账很不对劲,阮凌辅以为这是伍桐用他在算学上的手段发现的。

    其实不然,伍桐给童玉墨扣得罪名叫莫须有,因为他不知道童玉墨有没有贪污粮饷走私兵器,可看了这么多年的史书,对于历朝历代的弊端伍桐是如数家珍。

    一个朝代的灭亡少不了的几样东西,其中一个就是边军糜烂。

    咬住童玉墨是为了顺利成章的牵出梓潼赵氏,这些罪名都是伍桐瞎鸡儿编的,可万万没想到的是,阮凌辅照着伍桐给的莫须有的罪名去查,竟真的查出了童玉墨的罪证。

    莫须有的罪名瞬间洗清。

    阮凌辅一边观察着受刑的童玉墨,一边看着他调查得知的梓潼赵氏。

    任务很艰巨啊,可就是再艰巨,他也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都是政绩。

    伍桐那小子还是会做好事的,阮凌辅合上卷宗,看了一眼伤痕累累的童玉墨,空气中弥漫的血腥让这位老人稍稍忆起了年轻时候的模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