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二章:收获满满-第2/3页





    黄仲强的理由很充分,潘记明自然没有反对的理由了,干脆便大方的道:“黄镇长慧眼识人,对林峰来说,也是一个很难得的锻炼机会,只要林峰本人有这个意愿,我当然要支持了。”

    “那就真的要谢谢潘书记了。林峰跟我说了,他也有这个意愿,只是还不知道该怎么向潘书记您解释。”黄仲强道。

    潘记明呵呵一笑,道:“那就让林峰以党政办公室主任的身份在这个周末再组织一次内部的饭局,也算是为黄镇长栈行了。”

    现实往往就是这样,一个人的仕途除了要靠自己本身的能力和努力外,决定权其实就在上级领导的几句话当中,同时,机遇也是极其重要的。

    林峰踏踏实实、兢兢业业的工作了十几年,连个最基本的副科级都很难混上,最后还是因为林强的出现,机缘巧合之下才搭上了尾班车,而且,更加巧合的是,源潭镇要重组党政领导班子,而黄仲强又正好被派往去主持工作,林峰才有了机会。否则的话,刚当上支委的他,要想调往其他乡镇去任实职,起码还要等上一、二年的时间。

    当林峰打电话给林强,告诉他黄仲强找自己谈话的事时,林强一点都不觉得意外,只叮嘱弟弟放手大胆的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在仕途上有更大的发展。

    林强这次赶回凤城,也算是收获满满了。既跟陈大同见了面,巩固了关系,又帮自己的弟弟争取到了机会,同时还跟即将赴任源潭镇书记的黄仲强建立起了联系,为之后涉足瓷砂行业搭通了路子。

    在跟黄仲强见面后的第二天,林强先是到北门街找胡启文,跟他商量以班级那个安贵贸易公司的名义先组织起小型的建筑装修工程队,以后可以通过他们的置业公司承接一些整体家装业务,更主要的是可以承揽城乡建设处那些美丽乡村建设工程。

    班级这个贸易公司成立之后,林强和胡启文每人拿出了二十万元出来,作为前期的启动资金,现在公司里总共接收了三名女同学和两名男同学,这五名同学因为种种原因,生活和工作上遭遇到了困境,虽然班级有了基金会,但始终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困难,现在整合所有同学的资源,成立了这个贸易公司,为他们提供一份自食其力的工作机会,希望能给这几名同学带来新的希望。

    年前林强提供的一千箱沙糖桔,在这几名同学的努力下,全部售卖了出去,收入了近七万元,根据林强的提议,拿出其中的三万元作为这几个同学的报酬,每人一下子有了六千元的收入,大家都相当的激动。

    其中有一名叫龙木平的男同学,家乡是三坑镇那里的,前些年曾跟着做小包工头的表叔在工地里干过泥水活,听到林强说要组建小型建筑装修工程队,便自告奋勇表示,可以回去找他表叔,帮忙组织些熟手师傅。

    林强和胡启文便鼓励他马上行动,林强还承诺说,可以为他表叔提供装修工程,让龙木平回去跟表叔联系。

    安排好班级这边的事后,林强便赶回高桥镇的实业公司总部。

    “爸,阿峰下个星期就会调往源潭镇了。”林强先把林峰的消息告诉了父亲。

    “真的?”林耀坤兴奋道:“那阿峰这次调到源潭镇应该会有个实职了吧?”

    林强道:“那当然了,这次是石塘镇的镇长要调往源潭镇任书记,专门把阿峰带过去的,阿峰至少也应该当个副镇长了。”

    “那真的太好了,阿峰终于也熬出头了。”林耀坤道。

    林强把市里马上要在各个乡镇里实施美丽乡村计划告诉了父亲,说整体工程量不小,自己有办法把凤城区辖下的多个乡镇工程拿下来,让父亲尽快组织足够的人手。

    林耀坤说只要有工程,人手方面不成问题,这些小修小补的工程,乡下的泥水工就能胜任。

    林强又说已经跟吴记明的陶瓷原料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准备在新租的那些山地里建一个大型瓷砂加工场,让父亲抽时间去看看具体哪个位置合适。

    在赶回阳州的路上,孟茹打来电话,兴奋的告诉他说,之前来温泉山庄看过房子的客人当中,有两名今天已经过来办理正式的购房手续,且这几天来看房的客人陆续增多,问林强什么时候回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